A. |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
B. | 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
C. |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
D. |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分析 (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3)由以上分析可知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在成分上主要是硫酸铜溶液浓度上不同,其次使用方法也不同.
解答 解:A、斐林试剂的乙液和双缩脲试剂的B液的浓度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用于鉴定蛋白质,A错误;
B、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混合使用,C错误;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课本中的基础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解题关键是区分两种试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 |
B. | 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 |
C. | 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 | |
D. | 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尔基体膜与线粒体膜、叶绿体膜 | B. | 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 | ||
C. | 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和液泡膜 | D. | 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细胞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表现 | |
B. | A--B的变化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 |
C. | 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 |
D. | 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个体抗药性能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 | |
B. | “Tpel”可能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 | |
C. | 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一定是癌细胞 | |
D. | 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糖体均在核仁中合成,有RNA和蛋白质组成 | |
B. | 在核糖体中能发生3种类型的碱基配对方式 | |
C. | 在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均具有相应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 |
D. | 不同核糖体上最终合成的蛋白质可能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4}$ | B. | 1 | C. | $\frac{1}{3}$ | D.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