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为白菜—甘蓝的培育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用到的酶是蛋白酶

B.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灭活的病毒

C.过程④细胞的全能性提高

D.过程③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B.IV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C.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主要进入淋巴
D.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是( )

A.3,3,6, B.3,6,12,

C.3,6,6, D.3,1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C.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D.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开学考试生物卷B(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了__________酶,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2)过程③在化学药剂________的作用下会发生细胞融合。

(3)过程__________属于脱分化,过程__________属于再分化。

(4)过程⑤⑥⑦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运用该技术进行作物脱毒目前采用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也可以和诱变育种相结合,是因为所培养的细胞一直处在不断地_________状态。

(5)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________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开学考试生物卷B(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获取目的基因,需要逆转录酶

B.农杆菌转化法适用于所有植物

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可以缺乏启动子

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开学考试生物卷B(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观察如图所示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3为核仁,在细胞中数目不确定

B.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实现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还可实现信息交流

C.图中4为核膜,它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图中1为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高二下开学考试生物试卷A(教师版) 题型:综合题

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 基因;而cDNA文库中含有生物的 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出所需的耐旱基因是比较复杂的事情,简单的说就是根据。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 (甲/乙)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翻译出蛋白质,应用相应的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从 水平检测再生植株的 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 (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回答下列有关温度与酶活性的问题:
(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将盛有2mL唾液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和盛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编为一组,共四组,在0℃、20℃、37℃和100℃水浴中各放人一组,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然后,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继续放回原来的温度下保温,把淀粉酶与淀粉溶液混合的时间作为本实验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再每隔一分钟,取一滴混合液滴在盛有碘液的点滴板上进行观察,记录每种混合液蓝色消失的时间.通过比较混合液中淀粉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推知酶的活性.预计100℃温度下混合液因其中的酶失去活性蓝色不会消失.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随温度的升高会使反应物和酶接触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变快;其二,因为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随温度升高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温度升到一定程度,酶将完全失活.这两种作用叠加在一起,使酶促反应在某一温度下最快,这一温度就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3)科研人员通过蛋白质工程来设计改变酶的构象.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得到了多种突变酶,测得酶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表:
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二硫键数目Tm/℃
野生型T4溶菌酶Cys51,Cys9741.9
突变酶CCys21,Cys143152.9
突变酶F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365.5
(注:Cys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中的位置)
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改变半胱氨酸的位置和数目和增加二硫键的数目得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