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兴奋,此时神经纤维膜内(填“内”或“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兴奋在神经细胞间通过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形式传递.
(2)神经中枢内,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多巴胺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由胆碱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引起多巴胺含量减少,而乙酰胆碱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持续性起兴奋作用,导致患者出现肌肉不自主震颤及肌肉僵直现象.
(3)研究人员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动物实验,结果见表: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注:(1)MPTP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破坏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导致实验小鼠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
(2)“+”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无抗原抗体反应.)
①正常小鼠注射MPTP后,免疫系统的浆细胞分泌产生了抗MPTP的抗体.实验显示,该抗体能够与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②实验结果表明,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不发生(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会(填“会”或“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综上分析,帕金森病与神经调节及免疫调节异常有关.

分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都形式进行传导的,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时变成外负内正,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进行传导.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是正电位,未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是负电位,局部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是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属于化学信号.
(2)由题意知,多巴胺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引起多巴胺含量减少,抑制运动性神经元兴奋的作用减弱;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持续性起兴奋作用,导致肌张力增高.
(3)①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实验现象可知,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抗MPTP的抗体能与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②由表格信息可知,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不发生改变;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会与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综上分析,帕金森病与神经调节及免疫调节有关.
故答案为:
(1)内     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2)减少   兴奋
(3)①浆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②不发生        会
(4)免疫调节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免疫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C.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D.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随着对核酸分子的研究,人们加快了对生命遗传本质的认识.如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所示的过程称为(DNA的)复制,在该过程中与模板链上碱基T(胸腺嘧啶)配对的碱基是A(腺嘌呤).
(2)图中乙所示的过程称为转录,其产物是RNA(核糖核酸).
(3)图中丙所示的过程称为翻译,所需原料是由tRNA(转运RNA)转运的.
(4)基因表达过程中,图中乙所示过程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图中丙所示过程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选用下列实验材料、试剂或方法,都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
①用18O供给小球藻证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途径
②用H332PO4验证线粒体是ATP合成的主要场所  
③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④用醋酸洋红液对根尖染色,观察并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意思是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哪怕是一点点的光阴都不要轻视,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B.人体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对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C.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个体衰老的过程即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相比,保持不变的是(  )
A.蛋白质的含量B.染色体的数量C.细胞器的数量D.细胞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一性状的遗传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是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frac{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回答下列问题:
(1)猫的无尾、有尾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无尾是显性性状,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2)无尾猫自交后代中,有尾猫和无尾猫均有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3)题目中所描述的遗传现象,说明无尾猫存在无尾猫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现象.因此,不能(填“能”、“不能”)选育出无尾猫的纯合子.
(4)用测交实验方法,能更好地验证你的结论,具体方法是让无尾猫与有尾猫进行交配,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葡萄糖$\stackrel{①}{→}$丙酮酸$\stackrel{②}{→}$CO2”物质转化的部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一定产生[H]B.②过程一定消耗O2
C.①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D.②过程不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