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I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 |
B. | 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受体位于胰岛B细胞上 | |
C. | 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除胰岛素外,还有胰高血糖素等 | |
D. | 原尿中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新吸收回血液 |
分析 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系.
解答 解:A、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部分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A正确;
B、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受体位于肝脏等组织细胞膜上,B错误;
C、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除胰岛素外,还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升血糖的激素,C正确;
D、原尿中葡萄糖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新吸收回血液,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糖尿病形成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 |
B. | 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导致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显著增多 | |
C. | 植物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载体、酶和纤维素等化合物 | |
D. | DNA、ATP、磷脂含有的元素种类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激素种类 | NAA | IAA | IBA | ||||||
激素浓度mg/L | 50 | 100 | 200 | 50 | 100 | 200 | 50 | 100 | 200 |
7天生根率% | 52 | 73 | 63 | 52 | 65 | 63 | 79 | 80 | 72 |
14天生根率% | 63 | 79 | 75 | 54 | 65 | 64 | 84 | 87 | 8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并需要能量 | |
B. | 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胰岛素 | |
C. | 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反密码子与之对应 | |
D. | 该过程有水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
B. |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 |
C. |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 |
D. | 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一中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
B. | 图二中局部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
C. | 局部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 |
D. | 图一中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并胞吐的形式释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