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DNA指纹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亲子鉴定、侦查罪犯等方面是目前最为可靠的鉴定技 术。请回答下列有关DNA指纹的问题:
(1) DNA亲子鉴定中,DNA探针必不可少,DNA探针实际上是一种已知碱基序列的DNA片段, DNA探针寻找基因所用的原理是 。
(2) 用DNA做亲子鉴定时,小孩的条码会一半与其 生母相吻合,另一半与其生父相吻合,其原因是。
(3) 如图为通过提取某小孩和其生母以及待检测的三位男性的DNA进行DNA指纹鉴定,部分结果 如图所示。则该小孩的真正生物学父亲是。
(4) 现在已知除了一卵双生双胞胎外,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好像指纹一样,这说明了: 。
(5) 为什么用DNA做亲子鉴定,而不用RNA?
13. (1)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 孩子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必定一条来 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
(3) B
(4) 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5) 因为基因 在DNA上,而不在RNA上,且DNA具有 特异性
解析:DNA指纹技术是将待检测的个体的 DNA片段与被检测个体的DNA片段进行 碱基互补配对,从而来帮助确认身份的一 种技术。应用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做亲子鉴定时,已知小孩的一对同源 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 必定有一条染色体上DNA序列与父亲相 同,另一条与母亲相同,所以可判断出B为 小孩的父亲。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所以用DNA做亲子鉴定,而不 用 RNA.
题目来源:2016年轻巧夺冠直通书系周测月考直通高考高中生物必修2人教版 > 周内课时练11 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C.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 结构单位
D.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8. 豌豆细胞中的DNA. 有84%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中 DNA 占 36. 5%,RNA 占 9. 6%,蛋白质占 48. 9%。 这些数据表明()
A. 染色体的复制与RNA无关
B.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5. (2014 •内蒙古呼和浩特质检) 如图表示发生在某细胞内一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A. 该图所示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 该图所示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内
C. 图中方框A最可能代表核糖体
D. 图中链①上可能存在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6. 已知tRNA —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AU,它所转运 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A. GAT B. GAA C. CUA D. CT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4. 下图为中心法则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表示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B. ②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C. ③表示翻译,需要蛋白酶参与
D. ④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9. (2014 •江西宜春模拟) 黑腹果蝇为生物实验常用材 料,进一步研究发现果绳的性别与染色体组成有关, 如下表,其中XXY个体能够产生正常配子。
染色体组成 | XY | XYY | XX | XXY | XXX | YY |
性别 | 雄性 | 雌性 | 不发育 |
果蝇的长翅(B) 对残翅(b) 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 (R) 对白眼(r) 是显性,基因位于 X染色体C区段中(如右图) ,该 区段缺失的X染色体记为X-,其中XX-为可育雌果蝇,X- Y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
用长翅红眼雄果蝇(BbXRY) 与长翅白眼雌果蝇 (BbXrXr) 杂交得到F1,发现残翅中有一只例外白眼 雌果蝇(记为W) 。现将W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 产生F2:
(1) 根据F2性状判断产生W的原因:
① 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则是由亲代配子基因突变所致;
② 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则是由X染色体C区段缺失所致;
③ 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则是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
(2) 如果结论③成立,则W的基因型是 ,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F2中的果蝇有种基因型。
(3) 若实验证实W个体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则F2中眼色基因R : r= 。
(4) 将巧的长翅果绳自由交配,后代中长翅红眼雌果蝇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