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
C.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解答 解:A、细胞中的每种元素的作用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一种元素的作用不能被其他元素替代,A错误;
B、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是C元素,B错误;
C、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正确;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的作用都非常重要,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识记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中的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DNA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根据图2中的细胞分裂图象,可判断此细胞为动物(动物或植物)细胞.
(4)在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对染色体进行观察和计数.
(5)甲细胞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乙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为生物膜的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物质运输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途径②协助扩散 排出的.囊性纤维化病是由于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空间(填“平面”或“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氯离子不能通过途径③主动运输 运出细胞所致.
(2)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填“内部”或“外部”)是疏水的.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 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度,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载体蛋白能提高运输速度;②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3)细胞内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上述文字中“细胞内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是由于细胞内具有生物膜  系统的缘故.“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物质进出该系统的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理特性.比较相同干重的黑藻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比值是8:5:1 0为什么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会较少?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细菌没有核膜和具膜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于下列哪项决定的(  )
A.主链上的五碳糖与磷酸排列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C.双螺旋结构D.成分中糖的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③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⑤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
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①②B.③④C.②⑥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Ⅰ~Ⅴ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物质b和g的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2)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3)过程Ⅳ、Ⅴ发生的场所依次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上述Ⅰ~Ⅴ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Ⅰ、Ⅲ、Ⅳ、Ⅴ,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Ⅴ.
(5)较强光照下,I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方向移动.
(6)假如白天突然中断CO2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增加(填“增加”或“减少”);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增加(填“增加”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各种植物激素都会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分析下列各植物激素的作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够延缓细胞的衰老速度
B.乙烯能够使细胞壁变松弛,加速果实成熟
C.生长素能培育三倍体,从而形成无子果实
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能解除抑制激素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或热能
B.ATP的分子简式可以表示为A一P~P~P,任意一高能磷酸键断裂,均可形成A-P~P
C.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统一性的表现之一
D.叶肉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和线粒体产生的ATP均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下学期周测(9)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一中大量苯丙氨酸转变成苯丙酮酸时,人体患苯丙酮尿症.图二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B、b)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H、h)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是苯丙酮尿症.图三是图二家族某些个体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甲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回答:

(1)分析图一,苯丙酮尿症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_____(填数字)发生突变所致,图示过程说明了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结合图二、三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其中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个体U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图三中可能在Ⅰ1体内存在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