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一部分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在两者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突触来进行
B、在兴奋从甲细胞传递给乙细胞的过程中,甲细胞的线粒体活动较明显
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图乙中①和③是兴奋部位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解答: 解:A、由于甲、乙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一部分结构,所以兴奋在两者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突触来进行,A正确;
B、在兴奋从甲细胞传递给乙细胞的过程中,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甲细胞的线粒体活动较明显,B正确;
C、神经递质以囊泡的形式存在,所以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图乙中①和③是未兴奋部位,②是兴奋部位,D错误.
故选:D.
点评:考查了突触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应用,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注意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了促进根吸收矿质元素,农田中一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尽量施肥B、大量灌溉
C、疏松土壤D、增加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5g/mL的CuSO4溶液
B、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
C、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1g/mL的NaOH溶液
D、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
B、3H标记的亮氨酸进入细胞后,3H一定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水中的3H只能来自于氨基酸的氨基
D、细胞癌变后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衰老后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鼻黏膜的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B、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糖蛋白有关
C、细胞膜的内、外表面,各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而成的糖蛋白
D、糖蛋白不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是(  )
A、50%    100%
B、25%    50%
C、25%    100%
D、50%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培养油菜幼苗的溶液中加入某种离子,结果发现油菜根细胞在吸收该种离子的同时,对K+的吸收减少,而对Cl-的吸收并没有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种正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
B、该种正离子的载体和K+的载体相同
C、该种正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
D、该种正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消耗ATP
C、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质壁分离过程中,大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的同学想用洋葱鳞片叶无色内表皮进行上述实验,设计如下:
【材料用具】:洋葱;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清水等.
【方法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在步骤D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
 
(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有
 

(2)假如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
 
 
,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