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其主要特点为(  )
A.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末期
B.纺锤体是由中心体产生的
C.细胞质分裂是通过在赤道板处形成细胞板
D.核仁不消失

分析 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有两方面:
一、前期纺锤体的形式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细胞板.

解答 解:A、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A错误;
B、动物细胞是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B错误;
C、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分裂是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正确;
D、在有丝分裂前期,核仁都消失,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右图为家蚕Z和W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1表示Z和W的同源区段,II-1和II-2是非同源区段,其上分别含有Z和W特有的基因.请回答:
(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测定29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雌蚕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本的数目可能是0或1或2.
(2)蚕农在养殖过程中发现了一只抗病雌性个体,该抗病雌性个体与一只不抗病雄性个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全表现为不抗病.经研究证明,控制家蚕抗病和不抗病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由实验结果推断:家蚕的抗病性状为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的I区段或II-1区段上.
(3)现提供各种纯种的家蚕若干,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抗病基因在性染色体的位置,可选取表现型为不抗病的雌蚕和表现型为抗病的雄蚕杂交,
①若雄蚕全不抗病、雌蚕全抗病,则该基因位于II-1区段上.
②若雌、雄个体均为不抗病,则该基因位于I区段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栗羽、黄羽和白羽三个纯系品种的鹌鹑(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已知三种羽色与Z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Y/y有关,B/b与色素的合成有关,显性基因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显性基因Y决定栗羽,y决定黄羽.
(1)为探究羽色遗传的特点,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亲本(纯系)子一代
实验一白羽雄性×栗羽雌性栗羽雄性:白羽雌性=1:1
实验二黄羽雄性×栗羽雌性栗羽雄性:黄羽雌性=1:1
实验三黄羽雄性×白羽雌性栗羽雄性:黄羽雌性=1:1
实验四白羽雄性×黄羽雌性栗羽雄性:白羽雌性=1:1
①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亲本中栗羽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黄羽雄性的基因型为ZByZBy
②实验三和实验四互为正反交实验,由实验结果出现栗羽雄性推测亲本中白羽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
(2)科研人员从栗羽纯系中得到一种黑羽纯系突变体,并对其基因遗传进行研究.将纯系的栗羽和黑羽进行杂交,F1均为不完全黑羽.随机选取若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羽色类型及比例,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表中结果均为雏鸟的统计结果).
F2羽色类型及个体数目
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
雄性雌性雄性雌性雄性雌性
57354710901104554566
①依据F2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1:2:1,推测黑羽性状的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每一性状的雌雄比例相同,推测黑羽性状遗传与性别不相关联.杂交结果说明,F2羽色类型符合不完全显性(填“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或“隐性”)遗传的特点.
②若控制黑羽性状的等位基因为H/h,纯系的栗羽基因型为HHZBYZBY或HHZBYW,推测黑羽的基因型为hhZBYZBY或hhZBYW,上述实验中F2基因型有6种.
③根据F2的实验结果推测,H/h与Z染色体上的B/b和Y/y基因存在相互作用,黑羽与不完全黑羽出现是在B基因存在的条件下,h基因影响Y基因功能的结果.
(3)根据上述实验,以黑羽雌性和白羽雄性杂交,可直接选择后代羽色为白羽的雏鸟进行培养,作为蛋用鹌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四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Y小鼠,理由是Y小鼠的抗体效价最高.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杂交瘤细胞中有1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为100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①B淋巴细胞高度分化,不能恶性增殖;②不可能渡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过程中的两次危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果蝇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生物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遗传试验的问题:
(1)已知果蝇黄身和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体色为黑身的果蝇交配,后代有多只黑身果蝇和一只黄身雄果蝇,分析认为体色异常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只考虑一个基因)的结果,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试验结果.
试验方案:将这只黄身雄果蝇与多只黑身雌果蝇交配,获得若干后代,若后代黑身与黄身之比为1:1,则为原因一;若后代黑身多于黄身;,则为原因二.
(2)科学家布里吉斯发现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杂交的子一代出现了一个白眼雌果蝇,大量观察发现,上述杂交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对于果蝇来说,染色体与性别关系如表,该白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为基因突变也可能为染色体变异,请设计简单杂交实验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XXYXOXXXYO
雌性可育雄性不可育死亡死亡
实验方案:将此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统计F1的表现型情况;
结果预测:若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则为基因突变;若出现白眼雌和红眼雄,则为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面是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几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联会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交叉互换    ④染色体复制  ⑤细胞质分裂.
A.④③①②⑤B.④①③②⑤C.④①②③⑤D.①③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玻璃罩内适宜条件下培养,测罩内CO2浓度制成图甲曲线,图乙是大豆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变化曲线,图丙是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密闭小室,测定在特定光照强度下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M点代表的生理状态与图甲中D 点相对应,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图甲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H.
(2)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在“24h”时比“0h”的变化:增加(增加/减少/不变),你判断的依据是K点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余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3)若图丙装置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当光照强度由图乙M点向N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变化时,有色液滴会向右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4)若要用丙装置测量植物的呼吸速率除需要黑暗条件外,还需要对装置进行的改变是将二氧化碳缓冲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间老房屋内所有的蟑螂是一个种群
B.可以用样方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草原和森林都存在垂直结构,但二者的复杂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甘蔗做实验材料鉴定还原糖
B.用琼脂块模拟细胞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
C.可用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做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用龙胆紫染液进行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