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 | |
B. | 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 | |
C. | 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 | |
D. | 氧分压为8时,AB曲线最可能演变为M2形态 |
分析 K+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和消耗能量.A→B段,随着氧分压的增加,呼吸作用增强,ATP产生增多,K+吸收速率也随之增加;B点以后,有氧呼吸速率已经达到最大值,就算增加氧的分压(如这里的中耕松土),也不会使呼吸加快,因而K+的吸收速率也不会再增加,这里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载体的数目有限.
解答 解:A、A处进行无氧呼吸,参与的酶是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B处进行有氧呼吸,参与的酶是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A正确;
B、在B点以后,有氧呼吸速率已达到最大值,增加氧分压(如中耕松土),也不会增加呼吸速率,因而K+的吸收速率也不会再增加,B错误;
C、细胞对K+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B段,氧分压的增加,细胞的有氧呼吸速度加快,ATP产生增多,从而增加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因此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C正确;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曲线,原因是载体的数目有限,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的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 | |
B. | 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后产生显性后代 | |
C. | 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后产生隐性后代 | |
D. | 杂种显性个体自交后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溶液种类 | 滤液 | |
1 | 2mol/L的NaCl溶液 | D |
2 | 0.014mol/L的NaCl溶液 | E |
3 | 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 | 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 |
B. |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健是协调好人与生态坏境的关系 | |
C. | 就地保护的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 | |
D. | 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易地保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 和 9 | B. | 6 和 32 | C. | 8 和 27 | D. | 8 和 6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后可获得细胞膜 | |
B. | 可直接将藓类叶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 | |
C. | 甲基绿染液可将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绿色并保持活性 | |
D. |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跟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大石桥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下图中a、b为相应化学元素构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丁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___________种。
(2)b的结构简式是 , 这些物质经________反应合成丙,此过程发生在 _________(填细胞器);连接两个b之间的键是_____________。
(3)丁若是植物体内特有的储能物质,则它是______;丁若是动物体内特有的储能物质,则它是_____;丁若是动、植物体内都有的储能物质,则它是__________。
(4)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丙一般是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安庆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转基因绵羊的生长速度比一般绵羊提高30%,体型增大50%。回答下列问题:
(1)外源生长激素基因除可以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外,还可通过以下途径合成:利用从供体动物的
细胞中提取的mRNA,在__________酶催化下合成:二是通过分析生长激素__________的序列推测基因的结构,进而人工合成。这两种途径合成的生长激素基因 (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
(2) 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并成功表达,其核心步骤是 。
(3) 转基因绵羊胚胎的早期培养时添加血清的原因是 。为让移植胚胎容易成活,应对受体绵羊进行 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