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有氧呼吸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名称:
 
;④
 
;⑤
 
;⑥
 

(2)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
 
中进行,其他阶段在
 
中进行.
(3)⑦⑧⑨⑩分别代表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阅读题图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场所,先梳理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然后结合题图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 解;(1)分析题图可知,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水;④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二氧化碳;⑤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⑥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2)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3)⑦⑧⑨⑩分别代表催化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和ATP合成的酶.
故答案为:
(1)H2O   CO2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2)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3)酶、酶、酶、酶
点评:对于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由光合作用提供
B、缺镁时叶片发黄,与正常叶片相比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差异显著
C、夏季晴朗的午后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是因为蒸腾作用强烈,植物失水
D、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物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缺氧的条件下,能产生酒精的部位是[5]
 

(2)夏季黑暗的夜晚此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
 
(多选).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细胞增殖④信息交流  ⑤主动运输
(3)将该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其主要原因是[9]
 
内的液体浓度较小.该现象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4)结构6主要成分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可用
 
试剂鉴定.图示细胞不适合作为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材料,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性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传输方式依次是①和②
B、②中信息传递的速度比①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
C、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②有关,也可能与①有关
D、若①图中“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则“靶细胞”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C、等位基因的碱基对的数量是一样的
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下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该图示体现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3)该动物种群中有关体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杂合子有
 
种.
(4)若一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后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白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5)两亲本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色:褐色:棕色:黑色=1:1: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碳循环及能量流动模式图,图中A~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⑩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虚线箭头表示
 

(2)图乙中的B、C分别指代图甲中的
 
 

(3)若该生态系统正处于由弃耕农田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这种演替的类型为
 
,在这一演替过程中,
 
逐渐复杂,生态系统
 
稳定性逐渐增强.
(4)一般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②
 
③+⑤(填“>”或“=”或“<”).
(5)若该地区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该种群
 
(填“是”或“否”)发生了变化,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此现象不能说明(  )
A、细胞是活的
B、水能透过原生质层
C、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D、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最终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