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 |
B. |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 |
C. | 萨姆纳尔发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 |
D. | 李比希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 |
分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酶的发现过程中的成果:
1、李比希则认为,糖类变成酒精必须酵母细胞死亡并释放其中的物质;
2、巴斯德认为糖类变为酒精必须有酵母活细胞的参与;
3、毕希纳认为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发酵木质酿酶;
3、萨姆纳通过分离提纯脲酶结晶,证明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4、切赫和奥特曼少数的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解答 解: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A正确;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B正确;
C、萨姆纳尔发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C正确;
D、李比希则认为,糖类变成酒精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细胞活动无关,最多只是需要酵母细胞中某些物质的参与,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粒体中含有少量核酸 | B. | 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 | ||
C. | RNA在合成蛋白质时是必需的 | D. | 每个细胞中都有DNA和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 |
B. | 如果③分泌不足,则①和②浓度一定低于正常水平 | |
C. | 该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 | |
D. | 图示说明下丘脑对内分泌腺有调控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 |
B. |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1 次 | |
C. |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 |
D. | 肌细胞膜上有相应的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对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
B. | 该个体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个体杂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 | |
C. | 该个体产生的配子有6种基因型 | |
D. | 该个体与另一个异性隐性纯合体测交,后代有六种表现型,比例是1:1:1:1: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