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乙图中的①链与甲图中的b链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 |
B. | 从化学组成上看,甲图中的1和6相同 | |
C. | 乙图中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物质结构相同 | |
D. | 乙图中结构⑥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
分析 分析甲图:甲图表示转录过程,图中a为模板链;b为转录形成的RNA链;1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4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5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6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分析乙图:乙图表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①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都是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链,控制这四条多肽链合成的模板相同,因此这四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
解答 解:A、图乙中①是mRNA,甲图中b为转录形成的RNA链,因此两者的基本单位均为核糖核苷酸,A正确;
B、图甲中①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而⑥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两者的化学组成不同,B错误;
C、乙图中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物质结构相同,因为控制它们合成的模板链相同,C正确;
D、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该过程中核糖体由右向左移动,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熟记翻译的概念、场所、条件及产物,准确判断图中各种字母或数字的名称;能根据题中多肽链的长度判断翻译的方向,并明确多聚核糖体的意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西南宁高三第一次模拟(适应性测试)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萌发的种子中含有两种淀粉酶,已知
淀粉酶不耐热(70℃时即失活),
淀粉酶耐热,两种酶在NaOH溶液中均失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萌发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 操作项目 | A组 | B组 | ||||
A1 | A2 | A3 | B1 | B2 | B3 | ||
1 | 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0 | 0 | 0 |
2 | 水溶加热 | 置于70℃水浴15min,冷却 | |||||
3 | 淀粉酶溶液/ml | 0 | 0 | 0 | 1 | 1 | 1 |
4 | NaOH溶液/ml | 4 | 0 | 0 | 4 | 0 | 0 |
5 | 1%淀粉溶液/ml | 2 | 2 | 2 | 2 | 2 | 2 |
6 | 保温 | 在40℃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 | |||||
7 | 检测 | 利用某些化学试剂所发生的褪色反应进行检测 | |||||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 (填二糖),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 。
(2)分析实验表格可知:A组测定的是 (填)淀粉酶的活性。
(3)该实验步骤4中在A1和B1组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在第7步中的化学试剂可选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 |
B. | 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 |
C. | 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J”增长模型 | |
D. | 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广州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一是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细胞)的示意图,图二是在用MEF细胞制成的饲养层上培养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示意图。
(1)图一所示,制备细胞悬液时,常用____酶来消化剪碎的组织块。配制培养液时,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当MEF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就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 。
(2) ES细胞是由 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 。
(3) MEF细胞能够分泌某些蛋白质,其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是:核糖体→ ___ ___→囊泡→ →囊泡,再通过____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在培养液中单独培养ES细胞时,ES细胞容易发生分化,结合图二可推知MEF细胞的作用是 。
(4)在治疗性克隆过程中,细胞核取自患者细胞,这是为了避免向患者移入组织细胞后体内发生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广州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深化课程改革协作校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虽然在分裂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存在,但在实验中很难观察到
C.若观察到处于前期的细胞,可滴加适量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使之形成多倍体细胞
D.减数分裂模型制作时,第二次画的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上饶铅山一中横峰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右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
B. 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
C. 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
D. 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