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作出修改,计划生育新政策更改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此规定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许多家庭计划生育二胎.近日,宁波市有位张女士生了二胎,与第一胎年龄相差7岁.
(1)张女士第一胎接受的是试管婴儿手术,为收集较多的卵子来制备胚胎,医生会给张女士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超数排卵,同时获得张女士丈夫的精子并进行获能处理,完成体外受精后,医生将获得的多枚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2)张女士的第二个孩子是与第一个孩子一起制备的胚胎,所以理论上与第一个孩子是异卵“双胞胎”,其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完全相同、完全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她申请在六年后解冻胚胎,通过胚胎移植后宝宝顺利出生,在这几年时间内,张女士的剩余胚胎保存的具体环境是-196℃液氮(或冷冻).
(3)现在还有一项技术叫做设计试管婴儿,它与试管婴儿的区别是将胚胎移植入母体前所做的遗传学诊断是根据某种需要进行的(或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分析 1、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①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
 ②第二种方法:从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①收集精子的方法: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
②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
(3)受精: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培养或保存(在-196℃液氮中保存或冷冻保存);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解答 解:(1)给女性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其超数排卵;精子受精前需要进行获能处理;完成体外受精后,需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2)异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解冻胚胎通过胚胎移植后宝宝顺利出生;胚胎保存的具体环境是-196℃液氮(或冷冻).
(3)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的区别是将胚胎移植入母体前所做的遗传学诊断是根据某种需要进行的(或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故答案为:
(1)促性腺激素       获能     发育培养液     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2)不完全相同      胚胎移植-196℃液氮(或冷冻)
(3)将胚胎移植入母体前所做的遗传学诊断是根据某种需要进行的(或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点评 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外受精的具体过程,掌握体外受精技术的相关应用;识记试管婴儿技术,掌握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2浓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其中S1S2S3的面积大小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产生或消耗有机物的量.丙图示探究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甲图中,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可表示为S1+S2 ,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可表示为S2+S3(用S1S2S3和数学符号).写出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反应式(底物为C6H12O6)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若将图丙中的CO2缓冲液换成1%的NaOH溶液,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中C5含量将上升,产生〔H〕的速率将下降.
(3)在图丙的装置中,若改变光照强度:从无到有且逐步增加,发现液滴的移动情况是左移且速度逐渐减慢,直至液滴不再移动,此时的光照强度对应于甲图的B点,此时液滴不再移动的原因是此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保持此光照强度下将图丙中的阳生植物换成阴生植物,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有色液滴将向右移移动.
(4)若图乙表示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现将温度适当升高(已知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大于光合作用),则乙图中G点将如何移动(上移,下移,不移动)下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步骤甲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2)步骤丙染色处理的时间不能太长,防止染色过度.
(3)在步骤丁的操作过程中,将酥软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后,还要进行的操作是再加盖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手指按压.
(4)显微观察发现处于间期(时期)的细胞数量最多,原因是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
(5)某学校不同班级学生在同一天不同时间进行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实验效果有明显差异.为了探究该实验取材的最佳时间,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在不同的时间取材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对比实验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于靶器官后被灭活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心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遗传病
B.由环境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C.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
D.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领域行为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B.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引起种群存活曲线类型的改变
C.某种群三个年龄组分别是幼体44%,成年46%,老年10%,则该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一个地域的环境容纳量是由其有效资源决定的,该地域中每部分的环境容纳量都是一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关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
B.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牛棚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扩散进入牛棚.
(2)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自身散热、地热、发酵产热和太阳光能.
(3)秸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放进行发酵,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这种肥料用于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4)为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采用激素处理可使良种母牛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最常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获能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为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
(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度四川彭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 。该图中,①为

(2)图中④的名称是 ;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 ,在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形成该化合物时失去的水分子数与图中字母 所表示结构的数目是相同的。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