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是细胞呼吸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过程是A.(填字母)
(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
(3)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活动,它不仅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且中间产物也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枢纽.
(4)若一植物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单位时间吸收了6mol的O2,却产生了10mol的CO2,那么有氧呼吸消耗了1mol的葡萄糖,又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了4mol酒精.

分析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有氧呼吸,B表示无氧呼吸.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

解答 解:(1)图中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过程是A有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并且要消耗氧气,产生水的位置在线粒体内膜.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
(3)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活动,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它不仅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且中间产物也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枢纽.
(4)植物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吸收了6mol的O2,却产生了10mol的CO2,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根据反应式,吸收6mol的O2,会消耗1mol的葡萄糖,产生6mol的CO2.因此,无氧呼吸产生10-6=4mol的CO2.故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了4mol酒精.
故答案为:
(1)A
(2)三   A-P~P~P
(3)能量
(4)1   4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相关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氧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试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不需要加热

C.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D.斐林试剂的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而双缩脲试剂是先加A液,后加B液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采用下列的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一④的遗传学问题(  )
①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②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自交、自交D.杂交、测交、杂交、测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
B.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C.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 12、34或 13、24
D.此细胞核中含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8个,染色体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生活中有许多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请分析回答:
(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红方因加入红曲了而呈深红色,味厚醇香.
(2)在腐乳制作时,要加盐腌制,要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腐乳,关键在于卤汤的配制.
(3)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葡萄糖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frac{1}{3}$的空间.制作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其中果醋制作的温度是30~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衣原体、酵母菌、SARS病毒的相同点是(  )
A.都具有膜结构B.都具有核酸和蛋白质
C.都具有核糖体D.都具有独立的代谢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将苏云金杆菌Bt蛋白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可获得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其过程如如图所示(注:农杆菌中Ti质粒上只有T-DNA片段能转移到植物细胞中).

(1)过程①需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含Bt基因的DNA和Ti质粒进行酶切.为将过程②获得的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筛选出来,应使用选择培养基.
(2)过程③中将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T-DNA进入棉花细胞;除尽农杆菌后,还须转接到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目的是筛选获得T-DNA片段的植物细胞.
(3)检验转基因棉的抗虫性状,常用方法是投放棉铃虫.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能减
少农药的使用,以减轻环境污染.
(4)已知IgG抗体能消除狂犬病病毒.特异性IgG抗体获取也可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法,下面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B淋巴细胞之前,给小鼠注射的物质A是狂犬病病毒(抗原).
②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
③B过程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④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作为蛋白质合成“机器”的核糖体     
④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⑤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基础进行的.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高倍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看到的结构是( )

A.染色体 B.纺锤体 C.细胞壁 D.赤道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