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的空间结构,这种变性是可逆的 | |
B. |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 |
C. | 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 |
D. | 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分析 关于PCR技术的相关知识: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解答 解: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的空间结构,这种变性是可逆的,低温还能复性,A正确;
B、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B正确;
C、PCR技术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该过程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且PCR过程不需要提供ATP,C错误;
D、PCR技术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因此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PCR,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PCR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PCR技术的概念、原理、条件及具体过程等基础知识,能与体内DNA复制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丝分裂前期 | B. | 有丝分裂后期 | ||
C. |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D. |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由①中的红细胞进入③要穿过4层细胞膜,①处氧气浓度最低 | |
B. | ②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 |
C. | 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②内pH的剧烈变化 | |
D. | 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抗毒素是抗体的一种 | |
B. | 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 |
C. | 有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 | |
D. | 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部 位 | 激素的相对浓度 | |||
生长素 | 赤霉素 | 细胞分裂素 | 脱落酸 | |
茎尖 | +++ | +++ | +++ | - |
幼叶 | +++ | +++ | - | - |
伸长茎 | ++ | ++ | - | - |
侧 芽 | + | + | - | - |
成熟叶 | + | + | - | +++ |
根 | + | + | - | - |
根 尖 | ++ | - | - | -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细胞是由T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可参与体液免疫 | |
B. | 该细胞能够分泌一种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合成该物质的场所是图中的4 | |
C. | 该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够识别抗原,并最终消灭抗原 | |
D. | 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的抗原不能发挥免疫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6% 8% | B. | 8% 92% | C. | 78% 92% | D. | 92%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项 | B. | 两项 | C. | 三项 | D. | 四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 | |
B. | 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 |
C. | 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frac{({2}^{n}-1)(m-a)}{2}$ | |
D. | 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