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研究者发现,小鼠舌头上的某些味觉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该蛋白能和脂肪结合.为研究蛋白C的功能,进行了系列实验.
(1)蛋白C是一种膜蛋白,它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
(2)实验一:让小鼠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小肠出现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由此推测,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相关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刺激使消化腺分泌.
(3)实验二:分别培养实验一中两种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与正常小鼠细胞相比,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促进脂肪分解物的吸收.
(4)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从该种动物的基因文库中获取/获得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为受体,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

分析 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2、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3、蛋白质是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的,要研究某一种蛋白质的作用,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蛋白质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体内,观察导入目的基因的生物的指标,进而作出判断.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蛋白C是一种膜蛋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腔初步加工,然后进入高尔基体腔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最终运输到细胞膜表面.
(2)反射弧的结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兴奋的是感受器,效应器是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和他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消化腺是效应器,与传出神经相连.
(3)分析实验二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否含有蛋白C基因,因变量是脂肪分解物的吸收情况,实验结果是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吸收脂肪分解物减少,这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具有促进脂肪分解物吸收的功能.
(4)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从该种动物的基因文库中获取(获得)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为受体,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2)感受器     传出神经
(3)促进脂肪分解物的吸收
(4)获取/获得        去除蛋白C基因

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功能、反射弧的结构和作用、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基因工程技术的相关应用的知识,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中学高二下第六次周考(重点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 图中②③④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C. 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D. 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植物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两种,由两对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绿色子叶的种子X、Y,种植后分别与纯合的黄色子叶植株进行杂交获得大量种子(F1),子叶全部为黄色,然后再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基因用M、m和N、n表示)Ⅰ:X的F1全部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相交,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3:5.Ⅱ:Y的F1全部自花传粉,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9: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花粉成熟前需对母本做的人工操作有去雄、套袋.
(2)Y的基因型为mmnn,X的基因型为Mmnn或mmNn.
(3)纯合的绿色子叶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若让Y的F1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相交,其后代的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1:3.
(4)遗传学家在研究该植物减数分裂时,发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仅研究两对染色体),大多数如图1所示,少数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十字形”图象.
①图1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期期,图2中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
②图1所示细胞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ABEF、AbeF、ABeF、AbEF.研究发现,该植物配子中出现基因缺失时不能存活,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图2所示细胞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精子、大肠杆菌和血红蛋白并不全是细胞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将显微镜转换为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将减少,视野变暗
D.大肠杆菌属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1,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转运RNA(tRNA),③是信使RNA(mRNA).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在DNA分子中与此密码子对应的碱基对是
(3)下列物质中,不经该过程合成的是B.
A.唾液淀粉酶     B.性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
(4)若图中④最终形成后含174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522个碱基.
(5)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油菜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有两条代谢途径(见图2).已知基因与其反义基因分别转录出的RNA可相互结合,从而阻断该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结合已知并据图分析研究人员设计了PEPcase酶Ⅱ(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并将其导入野生型油菜从而抑制种子中该酶的合成,最终培育出产油率提高的油菜.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上述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
(2)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高糖早餐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若餐后1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④(填序号).
①A<B<C    ②A<C<B   ③A<B=C   ④A=B=C
(4)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②④ (填序号).
①胰淀粉酶    ②胰高血糖素  ③促甲状腺激素   ④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同学用某种酶进行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研究的酶有麦芽糖酶和蔗糖酶
B.三组实验能够证明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
C.通过实验可以证明该种酶活性最大时的条件接近于温度为30℃、pH=7
D.在pH=5或温度为20℃的情况下酶活性下降的原因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纯种小麦 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方法II依据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T和ddTT.
(3)(二)过程中,D与d的分离发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花药离体培养;(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是抑制纺锤体出现,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4)(五)过程产生的矮秆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子占$\frac{1}{3}$.
(5)如将方法I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比例为DDtt:Ddtt:ddtt=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