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作物在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强度变化。该曲线还可以准确反映作物一天内下列的哪一种变化?
A.叶绿体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B.细胞中储存有机物的量
C.细胞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D.叶绿体、线粒体以及细胞质基质吸收或者释放二氧化碳的总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每空1分,共10分)
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机物生产工程,关系到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质量,自然
成为现代生物学关注、着力研究的重要领域。
(1)为了研究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某同学供给用细胞磨碎后,按如图所示逐级分离并装管,然后供给用14C标记的CO2并进行光照。在A~D的4支试管中,能进行光反应的是 管,能检测到含14C有机物的是 管。
(2)对于农田中的作物来说,一天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CO2浓度的影响却微弱得多,这是因为 。
(3)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在封闭但可以透光的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
密闭小室CO2浓度(单位:mg/L)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种植物叶片 | 150 | 113 | 83 | 58 | 50 | 48 | 48 | 8 | 48 | 48 |
乙种植物叶片 | 150 | 110 | 75 | 50 | 35 | 18 | 8 | 8 | 8 | 8 |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原因是 。
②从记录的结果看,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并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 。
③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 种植物先逐渐衰弱,最后死亡。
(4)如甲图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该图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只收和释放的情况绘制的),乙图中细胞代谢情况与甲图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是 。
(5)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的场所有 。
(6)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甲图是在恒温25°C时的测定值,若将温度调节到30°C,图甲曲线中a点将向 移动,b点将向 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每空1分,共10分)
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机物生产工程,关系到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质量,自然
成为现代生物学关注、着力研究的重要领域。
(1)为了研究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某同学供给用细胞磨碎后,按如图所示逐级分离并装管,然后供给用14C标记的CO2并进行光照。在A~D的4支试管中,能进行光反应的是 管,能检测到含14C有机物的是 管。
(2)对于农田中的作物来说,一天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CO2浓度的影响却微弱得多,这是因为 。
(3)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在封闭但可以透光的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
密闭小室CO2浓度(单位:mg/L)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种植物叶片 | 150 | 113 | 83 | 58 | 50 | 48 | 48 | 8 | 48 | 48 |
乙种植物叶片 | 150 | 110 | 75 | 50 | 35 | 18 | 8 | 8 | 8 |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生态农业集种植、养殖、休闲、环保于一体,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乌鱼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并有多种药用价值。在养殖乌鱼时,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右表。
① 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 ____价值,因它与泥鳅之间存在___ ___,所以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物种。
② 根据上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______ ____。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池塘中 两种生物的减少可以使乌鱼种群密度上升。表中营养关系标明,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在池塘空地种植农作物,可利用信息素防治有害昆虫,则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 信息。若该池塘被严重破坏后,经若干年形成了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 ___演替。
③ 在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C元素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能量数值(单位:kJ)如下表。
乌鱼能从鱼塘获取能量的量是___ _ ____kJ。
④ 油漆和塑料中的多氯联苯是一种不易降解和排出体外的污染物,请用食物链(食物网)描述小球藻吸收该物质后,多氯联苯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 __ _。
(2)某科研小组为生态农业提供可种植的作物参考时,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情况进行了探究,设计了图A所示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
①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图B中c点的含义表示 。装置A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图B一天中的___ ___点。
② 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4 |
29 |
32 |
34 |
……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________段获得的。
③ 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添加设置C?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获得真光合速率?
添加装置C: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获得真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三高考最后一卷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生态农业集种植、养殖、休闲、环保于一体,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乌鱼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并有多种药用价值。在养殖乌鱼时,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① 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 ____价值,因它与泥鳅之间存在___ ___,所以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物种。
② 根据上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______ ____。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池塘中 两种生物的减少可以使乌鱼种群密度上升。表中营养关系标明,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在池塘空地种植农作物,可利用信息素防治有害昆虫,则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 信息。若该池塘被严重破坏后,经若干年形成了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 ___演替。
③ 在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C元素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能量数值(单位:kJ)如下表。乌鱼能从鱼塘获取能量的量是___ ____kJ。
④ 油漆和塑料中的多氯联苯是一种不易降解和排出体外的污染物,请用食物链(食物网)描述小球藻吸收该物质后,多氯联苯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 _。
(2)某科研小组为生态农业提供可种植的作物参考时,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情况进行了探究,设计了图A所示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
①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图B中c点的含义表示 。装置A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图B一天中的 点。
② 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4 |
29 |
32 |
34 |
……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 段获得的。
③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添加设置C?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获得真光合速率?添加装置C: 。
数据处理获得真光合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每空1分,共10分)
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机物生产工程,关系到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质量,自然
成为现代生物学关注、着力研究的重要领域。
(1)为了研究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某同学供给用细胞磨碎后,按如图所示逐级分离并装管,然后供给用14C标记的CO2并进行光照。在A~D的4支试管中,能进行光反应的是 管,能检测到含14C有机物的是 管。
(2)对于农田中的作物来说,一天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CO2浓度的影响却微弱得多,这是因为 。
(3)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在封闭但可以透光的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
密闭小室CO2浓度(单位:mg/L)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种植物叶片 |
150 |
113 |
83 |
58 |
50 |
48 |
48 |
8 |
48 |
48 |
乙种植物叶片 |
150 |
110 |
75 |
50 |
35 |
18 |
8 |
8 |
8 |
8 |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原因是 。
②从记录的结果看,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并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 。
③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 种植物先逐渐衰弱,最后死亡。
(4)如甲图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该图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只收和释放的情况绘制的),乙图中细胞代谢情况与甲图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是 。
(5)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的场所有 。
(6)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甲图是在恒温25°C时的测定值,若将温度调节到30°C,图甲曲线中a点将向 移动,b点将向 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