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人 | 实验结论 |
A | 普利斯特利的小鼠实验 | 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更新了空气 |
B | 萨克斯的实验 | 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
C |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 | 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D | 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 |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H2O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解答 解:A、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更新空气,但并未说明更新了哪种成分,A错误;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B正确;
C、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产物之一为氧气,C正确;
D、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了解各位科学家的基本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第一性征看,虎狮兽也有雌雄之分 | |
B. | 虎狮兽长大成年后,再与狮或虎杂交,将会生出杂种后代 | |
C. | 雄性虎狮兽若能产生精原细胞,其细胞核中无同源染色体 | |
D. | 虎狮兽成年个体为二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由物镜由甲转换为乙时,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变大 | |
B. | ![]() 图中牛蛙剪去头部是为了除去脑对脊髓反射的控制 | |
C. | ![]() 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 |
D. | ![]() 是长期培养在缺镁培养液中的番茄,其叶片色素提取分离后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
B. | 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3对基因遵循孟德尔定律),用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n株幼苗,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为$\frac{n}{4}$ | |
C. | 无子西瓜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 |
D. |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先天性聋哑的孩子,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的遗传物质都在细胞核中 | B. | 细胞分裂时染色质螺旋成染色体 | ||
C. |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 D. | 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 |
B. |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 | |
C. | 内环境成分中有CO2、血红蛋白等 | |
D. | 外界环境变化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斐林试剂在50~65℃下水浴加热来辨别 | |
B. | 用如图所示的渗透系统来辨别 | |
C. | 用这两种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通过质壁分离情况来辨别 | |
D. | 利用蔗糖酶或麦芽糖酶来辨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