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B.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D.大量繁殖会造成生态危机

分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比较,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 解:A、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A错误;
B、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
C、凡是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正确;
D、蓝藻大量繁殖,会造成水华现象,危害其他生物的生存,会造成生态危机,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属于容易题,着重考查了原核细胞的结构,考生要能够明确蓝藻虽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没有叶绿体;识记蓝藻的种类以及其同化作用类型等,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
C.利用过氧化氢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B.血糖浓度较高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C.考生参加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时,参与的高级中枢有S区、V区
D.天气寒冷时,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来维持体温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某植物(二倍体)幼苗尖端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根尖细胞均为四倍体细胞
B.正常情况下该植物性成熟后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
D.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03%时,处理时间越长加倍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图甲所示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所示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图丙所示是两小分子物质的结构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
C.32P、35S标记噬菌体,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图丙中的①②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人体中几种信息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可随血液运至全身,但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B.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可被相应的酶水解
D.淋巴因子可促进受刺激的T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研究小组在晴朗的白天,分别对某森林群落中生活在林窗(林冠空隙、阳光充足处)和林下隐蔽处的马尾松幼苗光合速率、气孔阻力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请据图回答问题:

(1)马尾松幼苗固定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由图形可知林窗处的幼苗固定CO2的能力更强(强、弱),主要原因是林窗处光照强,光反应快,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H].
(2)实验测得10:00到12:00间光照强度不断升高,但林窗处的幼苗净光合速率却下降,结合图形分析原因主要是气孔阻力增大,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使暗反应减弱.
(3)若研究小组成员要测定马尾松幼苗呼吸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吸收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作为测量指标;如果在白天进行该实验,须采取遮光措施后再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根据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模拟尿糖的检测                   
②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鉴定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⑦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⑧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在上述实验中,需要染色的实验有②⑧(或②⑦⑧)(填序号),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②⑤⑥(或②⑤⑥⑦)(填序号).
(2)由于实验材料所限,有时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有ABCD(多选)
A.实验①,可用尿糖试纸代替斐林试剂    B.实验③,可用稀释的蛋清代替豆浆
C.实验⑥,可用花椰菜代替鸡血红细胞    D.实验⑦,可用蚕豆花药代替蝗虫精巢
(3)如果实验④的材料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滴加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后(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实验结果应为图中的①(填序号),该实验结果说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4)有关实验⑧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有ADE(多选)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静置一段时间后,直接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5)如果做完实验⑤后,发现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非常淡,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操作过程很规范,则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还可能是滤液细线划的次数过少或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等(写出1个合理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B.消费者的级别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多
C.能量沿食物链循环流动
D.能量在各营养级间可以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