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B.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变成脂肪
C.抑制肝糖原的分解D.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分析 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解答 解:A、胰岛素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与肾小管无关,A错误;
B、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同时促进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B正确;
C、胰岛素抑制肝糖原的分解,C正确.
D、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其中A选项中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ABO血型的基因.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位基因:B、bch、bh、b,B基因对bch、bh、b为显性,bch基因对bh、b为显性,bh基因对b为显性.B基因系列在决定家兔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
毛皮颜色表现型基因型
全色B_
青旗拉bch_
喜马拉扬bh_
白化b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毛皮颜色的基因型共有10种,其中纯合体有4种.
(2)若一只全色雄兔和一只喜马拉扬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全色:青旗拉=1: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别为Bbch、bhbh或bhb.
(3)若有一只喜马拉扬雄兔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选用多只白化雌兔与该喜马拉扬雄兔交配,观察后代表现.
预期实验结果:
①若后代均为喜马拉扬兔,则该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为bhbh
②若后代出现了白化兔,则该喜马拉扬兔的基因型为bh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图2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
同化能量1.1×1082×1071.4×1099×1073.4×106

(1)在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率是10%.
(2)种群乙在该生态系统处于第三 营养级,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不会(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中②(填数字序号)=2×107,C 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存的能量).
(4)图2中c、d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化学 信息,说明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二细胞中能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③(填标号).
(2)图一细胞中结构⑥与有丝分裂有关.
(3)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不适合做还原糖鉴定材料,原因是该细胞自身所含有的色素会对该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
(4)若图二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②和⑧ (填标号).
(5)下面是观察图一细胞显微结构的操作步骤.①制临时装片:取一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图一细胞组织置于水滴中,盖上盖玻片;②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通过调节准焦螺旋及移动装片找到并观察细胞结构;③高倍镜下观察:将低倍下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调节视野亮度及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结构.
上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具体错误是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正确的应该是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相应动物的生理盐水.
(6)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③⑤⑦(填标号),最后,抗体的分泌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7)要进一步研究细胞内的细胞器,可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取各种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清、血浆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O2,不需要CO2    ⑥CO2能调节培养液pH.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
B.过程②需使用PCR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分子数变化曲线图,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图甲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f→l段,分别指出图乙中1~2的名称:[1]细胞板,[2]核仁.
(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E→D→A→B→F.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C,消失于图A.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4N=12.
(4)图乙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A、B,引起不同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单体0条,DNA分子12个,染色体12条.
(5)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细胞数最多的时期是图乙中的C,从分子水平上看,此时期的主要变化是进行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是0→12(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6)区分动植物最可靠的依据在图乙C E B体现,此时较活跃的细胞器是中心体、线粒体.
(7)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染色体着色的是碱性染料如龙胆紫 溶液,装片制作的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研究者发现,小鼠舌头上的某些味觉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该蛋白能和脂肪结合.为研究蛋白C的功能,进行了系列实验.
(1)蛋白C是一种膜蛋白,它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
(2)实验一:让小鼠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小肠出现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由此推测,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从而引起脂肪消化液分泌,该反射过程中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相关消化腺.此反射属于非条件(选填“条件”或者“非条件”)反射.
(3)实验二:分别培养实验一中两种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与正常小鼠细胞相比,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促进脂肪分解物的吸收.
(4)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以从该种动物的基因文库中获取蛋白C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然后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为受体,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选项中,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可以无限制增殖
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含量减少
C.长时间的食用腌菜和泡菜,易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D.只有癌细胞里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