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甲、乙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概念模型,a表示信息分子,下列与之相符的叙述是(  )
A、若甲是精子,乙是卵细胞,则a是雄性激素
B、若甲是甲状腺,乙是下丘脑,则a是促甲状腺激素
C、若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肝脏细胞.则a是胰岛素
D、若甲是T淋巴细胞,乙是B淋巴细胞,则a是淋巴因子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
专题:
分析: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两种:①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②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解答: 解: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接触传递信息;故A错误.
B、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的分泌功能;故B错误.
C、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使得肝糖原分解;故C错误.
D、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增强B淋巴细胞的功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部分碱基序列为:…TTTAAGTTAAGC…,该片段决定的氨基酸序列是:…苯丙氨酸(UUU)-赖氨酸(AAG)-亮氨酸(UUA)-丝氨酸(AG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单链是转录模板链
B、该单链是碱基序列不代表遗传信息
C、若该单链中G+C含量为40%,那么它的互补链上A+T含量为60%
D、若该DNA片段中某一碱基发生改变,则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
B、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成熟的叶肉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D、细胞的分化、凋亡和癌变都跟基因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所将一种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培养并筛选出含两个抗虫基因且都成功地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两个抗虫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让这些抗虫植株自交,后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有可能是(  )
A、9:1B、3:1
C、1:0D、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药物X能够诱导某些肿瘤细胞的凋亡,对癌症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右图为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体外处理人肝癌细胞作用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B、药物X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有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C、药物X的浓度及处理时间均影响肝癌细胞存活率
D、需进一步实验才能确定1.0 g/L是否为该药物X临床治疗肝癌的最适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甲、乙、丙三图可依次表示(  )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若Ⅱ-6不携带该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若Ⅱ-6携带该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研究表明:HIV(艾滋病病毒)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 图甲),如果给AIDS(艾滋病)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 (如图乙),因HW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图丙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据相关信息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和成分有关
B、T细胞为HW的增殖提供了原料、酶和场所等条件
C、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调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D、若将图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则图中两种物质的跨膜运输都会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Y形迷宫(图1)内有红灯和电刺激装置,当分别按下各臂按钮时,相应臂的红灯就会亮起来,此时该臂不通电成为安全区,另外两臂及中央交界区均在短时间后通电成为电刺激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通过
 
完成,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
 
(单向/双向)传导.
(2)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
 

(3)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的
 
状态,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
 
.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如图2中曲线所示,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该实验中某溶液
 
(可以/不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请在答题卷的图2中画出动作电位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