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用健那绿染液代替龙胆紫染液为染色体染色
B.观察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观察
D.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

解答 解:A、染色体或染色质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一般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进行染色,不能用健那绿替代,A错误;
B、细胞分裂中期细胞核的核膜与核仁已经解体,看不出细胞核了,且是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接着先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C正确;
D、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质量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使细胞分散开来,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时需要为固定化酶提供营养物质
B.固定化酶菌比游离的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要高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实际数目低
D.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时,污渍的种类属于自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的肽链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图中②是高尔基体,在动物和植物中的功能相同
C.图中①②④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
D.④代表的是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回答下列有关育种的问题:
(1)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其过程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自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白由组合,或者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豌豆子叶经诱变处理,由黄色(Y,野生型)变为绿色(y,突变型).Y和y的基因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下图,据图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和增添,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③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

(4)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该变异可遗传给后代的原因是无籽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酵母菌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某同学想探究酵母菌的细菌呼吸方式,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
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
请你进一步完善相关实验内容并作出分析:
(1)实验步骤:
①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加热煮沸后冷却备用;
②取3只保温瓶,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
③A瓶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液和液体石蜡油水,构成无氧环境;
B瓶加与A瓶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
C瓶设计为对照瓶,应加入与A瓶等量的蒸馏;
④3只保温瓶中均插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⑤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3只保温瓶温度的变化.
(2)预测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论:
若A瓶温度>C瓶温度,B瓶温度=C瓶温度,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若B瓶温度>C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若B瓶温度>C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或B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则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检测A瓶中有无酒精生成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如果有酒精存在,颜色有橙色变为灰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B.同源染色体的形态一定相同
C.基因重组仅限于减数分裂过程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或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
B.膜的选择透过性既有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有关,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膜对葡萄糖及收具有选择性,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只有一种
D.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膜中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温度(℃)3035404550556065707580
果汁量(ml)3.54.68.610.912.311.710.15.43.94.85.6
A.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
B.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
C.应在50~55℃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D.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下图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可用于解释酶具有专一性
B.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图示不可用于解释酶具有高效性
D.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