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其目的是减少CO2的全球排放量。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人关注。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无法回收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哪种成分?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的形式进行流动。
(2)假设图中的B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 保护。
(3)环境污染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 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答案】(每空2分共8分)
(1)C 含碳有机物 (2)易地 (3)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只写出1个不给分,写对两个得1分)
【解析】(1)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无法回收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即图中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2)将某些珍稀的或者濒临灭绝的动物迁入动物园或者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育管理,这属于易地保护。
(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层次有三个,分别是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杂志如此评价中国某项科研成就:“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质。实验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和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中国取得该项科研成就是在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①~⑧表示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相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⑦表示促性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
(2)若⑤表示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⑤表示 。在该免疫过程中能使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是 细胞,此过程是通过细胞的 (生理过程)完成的。
(3)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母牛分娩后5~7天内产生的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试问:
①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 ,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 。
②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称为 。这种过敏反应能否发生在第一次服用初乳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总称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C.自然保护区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
B. 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C. 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
D. 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真核细胞内部分能量转移关系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表示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B.若⑤过程发生在缺氧状态下,则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通常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的过程是②③④⑤
D.动植物细胞中都可以含有物质A,但具体结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对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体内的核酸中,共含有5种碱基和5种核苷酸
B.与菠菜细胞相比,其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酵母菌体内的RNA主要存在于它的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等结构中
D.酵母菌中能直接产生CO2的部位不只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肌动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