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的基因型比为1:2:1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 解:A、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
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
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掌握测交的意义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细胞壁、染色体、纺缍体B.纺缍丝、赤道板、染色体
C.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LDL既可以运往靶器官,也可以通过肝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进入肝细胞而被清除.IDL也能与LDL受体结合.
据图判断,人体若长期摄入高脂食物,易患上血脂代谢紊乱性疾病,以下病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  )(多选)
A.靶器官及肝细胞膜上缺乏相应的受体,导致血脂异常
B.血液中过多的IDL、LDL占据了LDL受体,阻止肝细胞对LDL和IDL的进一步清除
C.长期饮食失调,加重靶器官负担,同时抑制了肝细胞中催化脂质代谢酶的活性
D.靶器官所能接受的LDL有限,与受体数量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DNA提供了模板,而复制过程能准确完成是由于(  )
A.DNA有两条链B.核糖核酸与磷酸排列的不稳定性
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D.复制时不需要任何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B.物质甲为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C.可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物质乙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B→C与由H→I,DNA的含量加倍的原因相同
B.D→E,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由N→O,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
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与N→O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真核细胞体积较大,原核细胞较小
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的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病毒不存在呼吸作用
D.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者比健康人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用字母与箭头表示)
(2)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3)A液与B液相比,A液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4)概括地说,由A、B、C液组成的细胞外液(内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