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甲是某湖区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某引进经济鱼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螺蛳全部死亡,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请写出此时鲫鱼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绿藻→轮虫→鲫鱼.
(2)图乙在t1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3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天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40条、标志的10条,估算该鱼类种群在t1时是150条.
(3)图乙中,在t1和t2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请根据第(2)小题的数据画出该鱼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要求标出tl、t2对应的实际数值).
(4)下表是该湖区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A、B、C为不同的营养级,D为分解者
同化总量(106J)储存能量(106J)呼吸消耗能量(106J)
A950250700
B1003565
C15510
D18080100
分析如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50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分析 分析图甲:图甲是某湖区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其中绿藻和水草属于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
分析图乙:图乙是对某引进经济鱼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t0~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增长加快;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减慢;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停止增长,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分析表格:表是该湖区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可知,A、B、C依次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

解答 解:(1)螺蛳全部死亡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程度下降,抵抗力稳定性降低;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所以此时鲫鱼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绿藻→轮虫→鲫鱼.
(2)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即N÷30=(40+10)÷10,因此N=150条.
(3)乙图中,t1时期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因此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t2时期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因此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在t0和t2时期种群增长率为0,t2时期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因此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画图注意:tl对应k/2即150条,t2对应K值即300条):

(4)分析表格可知,A是第一营养级,即生产者,B是第二营养级,C是第三营养级,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950×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100×100%=15%.
故答案为:
(1)降低    绿藻→轮虫→鲫鱼
(2)150
(3)增长型         稳定

(4)950  15%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能根据曲线图进行相关计算和绘制曲线图;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及传递效率,并能据此进行相关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必须(  )
A.始终使用低倍镜B.始终使用高倍镜
C.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D.先用高倍镜,再用低倍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生殖隔离,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发生了变异,这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由于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成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它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由于环境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说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证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1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数及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图2是显微镜一个视野下根尖生长点细胞分裂图象,请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线ABCD表示DNA数量变化
(2)图1中的AB表示DNA分子的复制,相当于右图的6(时期)(编号);
(3)AB段曲线为斜线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也即含量随之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
(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制备正确的装片,高倍物镜进行观察到视野中的图象如图2,现要观察该物种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观察图中代号为2的细胞,并将该装片向右上方方向移动至视野中央进一步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酶、果糖、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C.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D.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在于是否(  )
A.消耗葡萄糖B.产生CO2C.产生酒精D.消耗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图1).请回答问题.

(1)由图数据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选择性特性.
(2)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肝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主要用途是主动运输.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一段时间后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是氨基酸代谢产生.
(3)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主要通过如图2中[a]方式进入细胞,尿素则通过[e]排
出细胞.([]中填字母)
(4)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合成,其作用底物的结构通式是.肝细胞内存在大量蛋白酶,但并不影响转氨酶结构和功能,因为蛋白酶储存在溶酶体中,没有被激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据悉,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目前已经造成全球近4000余人死亡,感染者已过万人,大多数感染者都在非洲西部国家,而且有向全球蔓延趋势,引起各国高度重视.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埃博拉病毒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B.埃博拉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C.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于细胞核中
D.埃博拉病毒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埃博拉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中甲和乙是洋葱表皮细胞的两种状态,请识图回答以下问题:
(1)乙图所处的这种状态叫质壁分离.
(2)细胞液是图中的7(填序号),由甲渐变到乙时,细胞液颜色变化为变深(变深/变浅).当细胞处在乙图的生理状态时,4处充满外界溶液.
(3)2的结构模型是下列的B(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