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
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6.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夏季的中午却又因叶表面气孔关闭而使光合作用减弱,这是由于
A.水分解产生的氧数量不足
B.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的ATP不足
C.暗反应中还原剂数量不足
D.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产生的太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假设膜融合的特异性是由蛋白复合物提供的:囊泡和其细胞膜上都存在自身的蛋白复合物,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他因为发现了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荣获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蛋白复合物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B.胰岛素和神经递质均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囊泡和细胞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7.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③摄水量增加
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4.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
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4.某些寄生虫能靠不同方法在具免疫力的人体内生存,称为免疫脱逃作用,如非洲睡眠病原虫。病人感染该寄生虫并出现血症时,血液中的虫数会按着一周左右的周期而波动,每一次波动中,新的虫体都具有新的表面抗原,虽然宿主会再对新的表面抗原产生另一拨新的抗体来对抗,但在歼灭虫体之前,寄生虫表面的抗原又改变了,因此使用传统方法制备疫苗来预防感染的做法都失败了。请根据上文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寄生虫表面抗原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由于病人体内新抗体产生的速度总是慢于虫体表面抗原的改变的速度,因此虫体可以有效脱逃抗体的消灭
C.人在感染非洲睡眠病原虫患病后,今后还有可能再患病
D.用传统方法制备疫苗来预防感染的做法都失败的原因是体内产生的抗体浓度不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1.人为避免因被犬咬伤后而引发狂犬病,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
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5.青蛙的100个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可以产生
A.100个卵细胞和300个极体
B.100个卵细胞和200个极体
C.200个卵细胞和200个极体
D.100个卵细胞和100个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