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析图:图甲: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d是突触.图乙A突触小体,B是突触后膜.
2、兴奋在突触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的.
3、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解答 解:(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效应器,b表示的结构是传入神经.
(2)当人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到B传递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它是由A细胞合成,经过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A细胞的胞吐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4)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不能从A传到B.
故答案为:
(1)效应器 传入神经
(2)神经递质 高尔基体 突触前膜 胞吐
(3)兴奋或抑制
(4)树突膜 胞体膜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点评 本题考查突触、反射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
B. |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装片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
C. |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
D. |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要混和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且必须现用现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衣藻 | B. | 颤藻 | C. | 大肠杆菌 | D. | 草履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主要由蛋白质、脂肪和少量糖类组成 | |
B. | 至少含有C、H、O、N、P元素 | |
C. | 虽然内质网膜能形成高尔基体膜,但两者化学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同 | |
D. |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④ | B. | ①②④ | C. | ②③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 |
B. | 若视野中看到物象是p字母,则玻片上的字母是d | |
C. | 若转换高倍镜,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 |
D. | 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本实验用鸡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 |
B. | 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 |
C. | 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
D. | 步骤③得到的上清液中含有核糖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 |
B. | 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 |
C. | 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式验 | |
D. | 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细胞内NADPH和ATP的浓度 | ||
品系 | NADPH(pmol/OD730) | ATP(pmol/OD730) |
WT | 193.5 | 39.28 |
SM7 | 112.83 | 62.5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