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染色体片段的互换必然导致基因重组
B.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必然导致基因重组
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D.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可发生基因重组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 解:A、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互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B、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
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分离不会导致基因重组,C错误;
D、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长叶刺葵是棕榈科热带植物.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得到了该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主要原因是CO2供应不足
B.在14:00时若适当提高C02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将降低
C.蒸腾作用与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
D.18:00时,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TMV型病毒的蛋白质与HRV型病毒的RNA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型病毒,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子代病毒为(  )
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B.HR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D.A与U互相配对、G与C互相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
B.②是与核糖体产生有关,分泌蛋白质越旺盛的细胞②越大
C.③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如图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物,如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消除过氧化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处理培养温度
/℃
$\frac{SOD活性}{(U•{g}^{-1}mi{n}^{-1})}$
1蒸馏水浇灌257.3
29.4
30.5mmol/L水杨酸浇灌510.3
41.0mmol/L水杨酸浇灌511.6
51.5mmol/L水杨酸浇灌513.6
62.0mmol/L水杨酸浇灌58.5
72.5mmol/L水杨酸浇灌57.9
83.0mmol/L水杨酸浇灌56.5
表中①是蒸馏水浇灌,②是5℃,其的作用为对照组,实验设计时每组取50株水稻幼苗,而不是1株,目的是求平均值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本实验自变量为温度,水杨酸的浓度,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蒸馏水和水杨酸的浇灌量、光照强度,培养时间、刚开始幼苗的发育情况等(至少写两个).
(3)组别1和2对照可得的结论是环境温度降低时,水稻幼苗自身可增强抗冷性在一定范围内,随水杨酸溶液浓度的增加,水稻幼苗抗冷性增强,对比组别2~8可得的结论是当水杨酸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水稻幼苗抗冷性开始减弱(或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浓度为1.5mmol/L左右的水杨酸溶液增强水稻幼苗抗冷性的效果最好)
(4)在5℃的环境下,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是减弱(填“增强”或“减弱”).
(5)请根据5℃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完成水杨酸浓度-SOD活性关系的坐标曲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内蒙古包头第九中学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即其所含有的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能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的入侵,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三种生物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

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临川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C.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含量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D.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填序号)。

(2)A、B的名称分别是 ,其中 为免疫活性物质。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其特点是 ,从而表现出抵抗力增强。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5)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问题:

(1)通常选取植物生长旺盛的嫩枝作为外植体的原因是 。通常使用

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2)MS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或者激素,通常先将其配成 ,以方便使用。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关系为 。培养基先灭菌还是先分装?

(3)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丛芽和生根的过程实质上是 的结果,最终培育成植株体现了已分化细胞的

(4)若培养过程中没有进行光照,将出现白化苗,该现象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