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图1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在某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图3是选用蔗糖作为实验材料,用U型管所做的渗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①有半透膜,②a和b之间存在浓度差.当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处于静止状态时,有(填“有”或“无”)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中.
(2)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常选用图2所示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该种细胞具有紫色大液泡.细胞处于该状态时,A、B处的浓度关系为A>B或A<B或A=B.
(3)图3实验结果说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某同学想继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他向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并在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一段时间后,若发现a、b两管的液面高度差继续增大,直至最后稳定不变.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滴加蔗糖酶后使b侧溶液浓度升高,蔗糖被水解,其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②一段时间后,若发现b管液面先上升后下降,直至b侧液面仅略高于a侧后不再变化.为使两侧液面等高,应进行的操作是在a管中滴加等量的蔗糖酶溶液.

分析 据图1分析,a为烧杯中的溶液,b为漏斗内的溶液,c为半透膜,构成渗透装置.
据图2分析,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质壁分离复原等过程,B表示外界溶液,A是细胞液.
据图3分析,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所以两边都要加入蔗糖酶,蔗糖酶能把蔗糖水解为还原糖,若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则最终U型管两边的摩尔浓度相等,液面齐平,若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则加蔗糖酶,b管的摩尔浓度加大,a、b两管的高度差进一步加大.

解答 解:(1)图1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①有半透膜,②a和b之间存在浓度差;当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处于静止状态时,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中,不过处于动态平衡.
(2)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该种细胞具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当A>B,细胞吸水,处于质壁分离的复原;A<B,细胞失水,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当A=B,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中.
(3)图3实验结果说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某同学想继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他向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并在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一段时间后,若发现a、b两管的液面高度差(浓度指的是物质的量的浓度)继续增大,直至最后稳定不变,说明滴加蔗糖酶后使b侧溶液浓度升高,蔗糖被水解,其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②一段时间后,若发现b管液面先上升后下降,直至b侧液面仅略高于a侧后不再变化,说明b侧浓度高于a侧,原因是蔗糖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但“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为使两侧液面等高,应进行的操作是在a管中滴加等量的蔗糖酶溶液.
故答案为:
(1)a和b之间存在浓度差(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有
(2)紫色大液泡       A>B或A<B或A=B
(3)①滴加蔗糖酶后使b侧溶液浓度升高     蔗糖被水解,其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②在a管中滴加等量的蔗糖酶溶液

点评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渗透系统的条件,理解植物细胞为什么是属于渗透系统,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联系两者的内涵,形成知识体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大同市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4支盛有等量衣藻溶液的密闭试管,在暗室中放置一定时间后,放在图中a、b、c、d所示位置,经照射1h后取出衣藻加热脱色,滴加碘液,则呈现蓝色较浅的应是哪支试管中的衣藻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A.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B.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C.制片→染色→冲洗→水解→观察D.水解→制片→冲洗→染色→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正常血红蛋白的两条β链上的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所替代.杂合子(Aa)的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在非洲疟疾流行的地区,该基因型的个体很多,频率也很稳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出来
B.基因型为Aa个体的血红蛋白均有一条β链不正常
C.基因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Aa频率稳定的原因可能是显性纯合子比杂合子更易感染疟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拟采用“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的方法繁殖一种名贵花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外植体经细胞脱分化后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诱导分化生长物生根时,培养基中通常含有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
C.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稳定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表有关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错误的是(  )
编号比较项目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
原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主要过程原代培养,传代培养脱分化,再分化,形成植株
主要运用获得大量细胞或细胞产物植物快速繁殖、获得脱毒苗等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以下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吞噬细菌与植物细胞吸收K+的方式相同
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与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功能各异
D.动物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髙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性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