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当CO2浓度为b时,中光强条件下限制植物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当CO2浓度为a时,低光强下该植物从外界吸收O2的量大于(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释放到外界O2的量.
(2)CO2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进入叶绿体转化成有机糖类的反应主要涉及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过程,同时还需光反应提供[H]和ATP.
(3)在高光照条件下,若实验温度为30℃,该植物的CO2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最低CO2浓度)在b处,若实验温度为15℃,该植物的CO2饱和点在n处,则此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可能是A、B(填番号).
A.大于等于30℃B.介于15℃和30℃之间     C.小于等于15℃
(4)若在CO2浓度大于b时,进一步提高A组的光照强度,但该植物最大净光合速率不变,则在“高光强”条件下该植物可能A、B、C(填番号).
A.光合色素吸收和转化光的能力已最强
B.催化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反应的酶活性已最强
C.光合色素吸收和转化光的能力与催化CO2与RuBp反应的酶活性均己最强.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分析曲线图看出,本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中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解答 解:(1)据图分析可知,当CO2浓度为b时,曲线处上升减少,中光强条件下限制植物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当CO2浓度为a时,低光强下该植物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有氧气的净吸收,故从外界吸收氧气的量大于释放到外界O2的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需要经过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同时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
(3)温度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的,温度过低会降低光合速率,过高也会降低光合速率,所以此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可能大于30℃或在15~30℃之间,故选:AB.
(4)在CO2浓度大于b时,进一步提高A组的光照强度,此时光照充足,二氧化碳供应也充足,而此时最大净光合速率不变,其原因可能是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光合色素吸收和转化光的能力已最强,或催化暗反应的酶活性已最强,故选:ABC.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浓度      大于
(2)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H]和ATP
(3)A、B
(4)A、B、C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1×2→4和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只从5×6→9 的关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
D.8号个体基因型不一定是纯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tRNA具有转运氨基酸的功能,若tRNA中的反密码子是CGC,那么它可以决定的氨基酸是(  )
A.精氨酸(CGC)B.丙氨酸(GCG)C.甘氨酸(GGC)D.脯氨酸(CC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是依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检测花生种子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试剂是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呈橘黄色(红色).
(3)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砖红色沉淀,此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4)双缩脲试剂的使用规则是先加双缩脲A,再加双缩脲B.鉴定黄豆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时,先向试管内注入2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为什么只加3~4滴双缩脲剂B而不能过量?双缩脲试剂B为CuSO4(蓝色),加入过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此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
(5)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的是在检测脂肪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且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F区不抗病豹和T区抗病豹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T区豹种群中抗病基因的产生是病原体诱导定向突变的结果
C.混合后的豹群中如果没有新基因产生,则不会发生进化
D.与引入雌豹之前相比,F区种群致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菜细胞的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
B.人体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C.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D.细胞膜上进行的主动运输所消耗的ATP可来自于细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雌雄异株植物,宽叶与窄叶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子有扁豆型和圆豆型,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b)控制;粗茎和细茎由R、r控制.某研究小组以一宽叶细茎植株为母本,授予另一宽叶细茎植株的花粉,统计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结果如表:(不考虑突变)
宽叶窄叶粗茎细茎扁豆型圆豆型
雌株10$\frac{1}{4}$$\frac{3}{4}$$\frac{3}{4}$$\frac{1}{4}$
雄株01$\frac{1}{4}$$\frac{3}{4}$00
(1)三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宽叶、细茎、扁豆型.
(2)出现F1叶形的比例是由于XA雌配子不能发育而无受精能力所致.
(3)R、r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理由是若R、r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F1中雌株只有细茎,雄株粗茎细茎各半.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不能(能/不能)判断出B、b与R、r基因分別存在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4)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XAY,右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幼苗,若不考虑叶型,则该幼苗的表现型有
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罗斯曼、兰迪•W.谢克曼和德国科学家托马斯•C.苏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下列关于囊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囊泡内质网膜可以转化为高尔基体膜
B.囊泡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囊泡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D.脂肪酸一般通过囊泡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还原糖的鉴定通常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
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