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
B.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生殖隔离
C.若A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是保护基因,C是保护物种,D是保护生态系统
D.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胞吞胞吐作用
【答案】A
【解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的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骨髓属于免疫器官,A正确;
B、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法律法规意识,C错误;
D、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不包含胞吞和胞吐作用,D错误。
故选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植物的两种营养物质甲、乙的合成及含量受两对基因控制,其机理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对该种植物的野生型植株进行处理后发生了单基因突变,获得了2个突变型植株,将野生型和2个突变型植株分别自交,结果见下表。请回答:
(1)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突变株1的基因型是_______,选其自交后代中甲低乙高植株再进行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
(3)设计实验探究这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①实验方案:从表中三组自交后代中选择_____和_____杂交得到F1,F1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
B.线粒体中不存在DNA
C.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D.有氧呼吸的场所全部在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最正确是( )
A.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B.两种蛋白质所含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C.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都不同
D.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生产者, 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
C.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的显微结构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绿眼虫和变形虫都是____________(填“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生物,由此也可以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二者都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直接进行增殖,由此也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
(3)写出绿眼虫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具有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化合物,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合成细胞色素C的细胞器以及它发挥生理作用的细胞器分别是
A. 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B. 核糖体和细胞核
C. 核糖体和线粒体 D. 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的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少了4832
C.丙是核酸的基本单位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8个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