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当外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解答 解:(1)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主要可通过出汗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方式增强散热,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分泌抗利尿激素,同时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合成分泌TSH,最终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称为分级调节.
(2)人体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若作用于靶器官肝脏,将多余的血糖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有2个突触,①所指结构名称是突触小泡.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神经元2,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功能.若在图2中刺激神经元2后,神经元3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D,即外正内负→内正外负.
故答案为:
(1)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分级调节
(2)胰岛B细胞 肝糖原
(3)2 突触小泡 ④D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及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或4个 | B. | 2、4或6个 | C. | 4、6或8个 | D. | 4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 |
B. | 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 |
C. | 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 |
D. | ①、②、③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a表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 B. | ②时的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 ||
C. | 基因重组发生在②~③的过程中 | D. | 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③~④的过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 |
B. |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 |
C. | 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 |
D. |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