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各项中,关于单倍体、多倍体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大、高度不育
D.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花粉直接培育成的植株属于单倍体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1、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
3、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属于二倍体.
4、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解答 解:A、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一定是二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二倍体,A错误;
B、单倍体生物细胞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如六倍体小麦形成的单倍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C错误;
D、六倍体小麦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属于单倍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单倍体生物是指未经受精作用,由生殖细胞发育而来的生物.如果亲代是多倍体生物,则单倍体生物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仅当亲代是二倍体生物时,单倍体生物是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能分化出细胞①的只有B细胞
B.抗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来自人体自身
D.细胞②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依次是(  )
①RNA       
②DNA       
③DNA或RNA       
④DNA和RNA.
A.①②③B.④④③C.②③④D.②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  )
A.原核生物无核物质B.原核生物无遗传物质
C.原核生物无完善的细胞器D.原核生物进行无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以下对精子形成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精子细胞中的细胞核变成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B.中心体与精子的形成无关
C.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
D.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对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脱离了植株的芽,一定能表现出全能性
B.未脱离植株的幼叶,在适当的情况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C.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由于细胞内的基因发生变化,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进行自花传粉的某豆科植物,不同品种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相关基因用A、a表示).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
组别
亲本的处理方法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色子叶白色子叶
实验一甲植株自花传粉4920
实验二乙植株自花传粉0997
实验三甲植株与乙植株杂交15110
实验四丙植株自花传粉297101
(1)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根据第三或四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是紫色.甲植株和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a.
(2)在第三组杂交实验中,需要对母本(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处理.
(3)第四组实验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理论值为198粒.
(4)若将丙植株与乙植株进行杂交,则子代中紫色子叶的种子:白色子叶的种子=1:1.
(5)实验四遗传实验过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为人体某细胞的生命历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低
B.①②③三个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②③
C.丁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周期变长
D.①②③④过程都有蛋白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探索治疗机体对某种药物依赖的有效途径,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将大鼠置于自身给药箱中(如图).当大鼠按压非给药杆时指示灯不亮,药泵不给药;按压给药杆时指示灯亮,药泵通过静脉导管向大鼠注射一定量药物.灯亮时,光刺激大鼠视网膜,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兴奋),传至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信息传至视中枢,产生视觉.多次重复训练后,大量在光信号与给药之间建立联系.当单位时间内大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被视为对该药物形成依赖.以下将这种大鼠简称D鼠.
(2)研究发现,D鼠相关脑区内酶A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升高.为探讨酶A活性对药物依赖的影响,在两组D鼠相关脑区注射酶A活性抑制剂或生理盐水后,再分别放入自身给药箱,记录单位时间内两组D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若抑制剂组的D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明显减少,则表明抑制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对药物的依赖.
(3)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能与编码酶A的mRNA互补结合的,含22个核苷酸的RNA,它能进入细胞,促进编码酶A的mRNA降解.将这种小RNA用溶剂M溶解后,注射到D鼠相关脑区,引起酶A含量明显下降,D鼠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进行本实验时,要同时进行一个对照处理,将一段小RNA用溶剂M(填“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或“溶剂M”)溶解,注射到D鼠的相关脑区.这段小RNA的最佳设计为:与实验组使用的小RNA相比,其核苷酸的a、c、f(多选,只填序号).
a.种类相同   b.种类不同       c.数目相同
d.数目不同   e.序列完全相同    f.序列完全不同
若此对照组D鼠相关脑区内酶A含量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证明溶剂M及小RNA中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等因素对实验组结果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