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的是在CO2浓度为1%和0.03%两种情况下,某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据图分析限制图中Q点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①CO2浓度②光照强度(  )
A、①B、②
C、①②D、与①和②无关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强度也随着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
2.CO2: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当环境中的CO2达到一定浓度时,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如果浓度提高到0.1%,产量可提高一倍左右.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产量不再提高.如果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0.005%,光合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
3.温度:温度可以通过影响暗反应的酶促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光合作用加强;温度过高时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解答: 解:根据题意和曲线图分析可知:曲线表示的光合作用的强度都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因此这两条曲线都可以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上面一条曲线表示的是在二氧化碳的浓度是1%时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下面一条曲线表示的是在二氧化碳的浓度是0.03%时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所以限制图中Q点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①CO2浓度和②光照强度.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光合作用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在分析曲线图时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进行分析和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2代表的是图1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金字塔”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能够将大气中CO2固定下来的生物成分是
 
(填图中字母),自然界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
(2)C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3)如果B、C代表的生物有绿色植物、昆虫、食虫鸟、青蛙、蛇,则在图2建构的“能量金字塔”中处于Ⅲ中的生物有
 

(4)从图2“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I、1I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
A、吞噬细胞、T细胞、抗原、淋巴因子
B、效应B细胞、肺结核杆菌、抗原、抗体
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D、传出神经元、传人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离心后的沉淀物中不含噬菌体
C、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可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
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脂质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些脂质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B、有些脂质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有些脂质可以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D、有些脂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
B、必须借助高倍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C、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两种
D、离开宿主细胞就无生命状态和侵染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人体内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都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
B、信号分子合成后都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外
C、向含有促使血糠降低的信号分子的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呈紫色
D、信号分子在完成信息传递后数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并向这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气泡产生的试管是(  )
A、甲B、丙C、甲和乙D、丙和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B、最小、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病毒
C、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D、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每一个结构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