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淋巴因子在人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因子可直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淋巴因子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C.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D.再次感染相同的抗原时,记忆细胞会立即分泌大量的淋巴因子

B

解析试题分析: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故A错。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加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故B正确。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效应T细胞作用和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C错。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分泌,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淋巴因子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光合作用图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B.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
C.图中①为O2,②为ATP
D.用3H标记的H2O进行示踪,可发现H元素的转移途径为H2O→[H]→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

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
B.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
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
D.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中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细胞1、2、3、5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5→3→1
D.4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放在不含32P的普通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单体含有32
B.初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含有32
C.某个时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含有32
D.此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中所有的染色体都含有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C.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高尔基体起重要作用
D.在上述效应T细胞的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解旋酶 ④二氧化碳 ⑤唾液淀粉酶 ⑥甲状腺激素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胰岛素

A.②③④⑥B.①③⑤C.①③⑤⑦D.③⑤⑥⑧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以下符合该病传递规律的图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观察黑藻叶片的叶绿体时,应该

A.用健那绿染色,以便于观察
B.先使用低倍镜观察,再使用高倍镜观察
C.保持装片有蒸馏水,避免叶片干燥
D.保持装片有生理盐水,避免细胞涨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