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一个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质位置的理想标记.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GFP是从水母的体细胞中提取出的一种基因,提取它时通常利用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
(2)若将含GFP的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则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3)欲进一步将已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带有绿色荧光蛋白质的转基因猪,还需利用细胞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猪的卵母细胞中,从而形成重组细胞,再进一步培养成早期胚胎,通过胚胎移植技术转移到猪的子宫中,从而得到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
(4)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从分子水平分析,说明了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5)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目的基因(或抗枯萎病基因)已表达.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1)获取目的基因时通常利用限制酶.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
(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再经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中,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
(4)由于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此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能成功.
(5)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目的基因(或抗枯萎病基因)已表达.叶绿体中基因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因此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故答案为:
(1)限制性内切酶
(2)显微注射技术
(3)细胞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
(4)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5)目的基因(或抗枯萎病基因)已表达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请将下列有关概念图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为(  )
①交叉互换         ②基因突变    
③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B.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
D.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左图是菰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取菰的叶片在适宜光照、不同温度下进行离体培养,得出了菰叶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见右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1中,乙为[H]和ATP;甲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若用红光照射,则吸收红光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a和b).若突然中断光照,短时间内C3化合物将变多.
(2)在测定温度对菰叶片光合作用实验中,光照强度属于无关变量.由图2可知:适宜光照下,30℃是菰叶片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温度为3℃或50℃时,菰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3)测定菰叶片呼吸速率除需要进行遮光(黑暗)处理外,其他条件相同.从0℃-25℃,菰叶片呼吸速率增强,其原因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呼吸酶的活性增强.
(4)用CO2消耗表示光合速率,35℃时菰叶片的总光合速率约为24.5μmol/m-2•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生长状况相同且质量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幼苗,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光照对呼吸作用无影响):甲图中,两种幼苗分别被培植于内含CO2缓冲液(维持CO2浓度不变)的无色透明气球内,气球体积可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位置.乙图表示A、B两种植物幼苗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O2的释放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代谢产生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三磷酸腺苷),产生场所包括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实验过程中,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先后增加的物质分别是ADP(二磷酸腺苷)和C3(ADP、C3或C5).
(3)乙图中光照强度为c时,A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少(多/少).当光照强度为d时,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两植物的O2释放量的差值为12或-12mg.
(4)乙图中光照强度为a时,则甲图中指针将向右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若要研究植物的细胞呼吸,需要将甲图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指针将向右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利用a物质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
B.③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e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
C.e可由水产生,也可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
D.14CO2作原料,一段时间后C5中会具有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