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甲图:甲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oa和gh段表示G1期;ab和hi段表示S期;bc和ij段表示G2期;cd和jk段表示前期;de和kl段表示中期;ef和lm段表示后期;fg和mn段表示末期.
分析乙图:乙图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末期,其中1是细胞板;C细胞处于间期,其中2是细胞核;D细胞处于中期,其中3是纺锤体,4是染色体;E细胞处于前期;F细胞是新形成的子细胞(2个),其中5为细胞壁.
解答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甲中g→n段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中1为细胞板,2为细胞核,3为纺锤体,4为染色体,5为细胞壁.
(2)由以上分析知,图乙有丝分裂各时期中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末期,C细胞处于间期,D细胞处于中期,E细胞处于前期,F细胞是新形成的子细胞,因此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E→D→A→B→F,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C期、即图C,消失于后期、即图A.
(3)图乙中的E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也含有6个DNA分子,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6.
(4)图乙中各细胞图A、B、C、D、E、F中,其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A,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细胞内就不存在染色单体.
(5)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清晰可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图甲中的de段或kl段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图乙中D细胞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的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时细胞内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2.
故答案为:
(1)g→n 细胞板 细胞核 纺锤体 染色体 细胞壁
(2)C→E→D→A→B→F C A
(3)6
(4)A 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0
(5)d→e段 或k→l D细胞 1:2:2
点评 本题结合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分裂图所处的时期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低倍镜下找到叶肉细胞,即可换上高倍镜 | |
B. | 换上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至物像清晰 | |
C. | 为了使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 |
D. | 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细胞数目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长时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水 | |
B. | 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 | |
C. | 酵母菌自身物质分解产生水 | |
D. | 酵母菌能使面粉中的结合水转变成自由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 别 | 材 料 | 实 验 条 件 | 观察内容 |
A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0.9%NaCl溶液、8%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B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C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 蒸馏水 | 细胞吸水涨破 |
D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E | 人口腔上皮细胞 | 健那绿 |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的化学能逐步释放 | |
B. | 叶肉细胞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
C. | 人体肌肉细胞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
D. | 细胞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的双层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