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纤维素是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可利用纤维素酶将其降解为葡萄糖,再利用葡萄糖生产燃料酒精。某科研人员将纤维素酶固定在载体(海藻酸钠)上,使它可以重复、稳定使用,提高其利用率。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认为,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_____。
(2)该科研人员将纤维素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固体小球,该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若要将小分子酶固定化,一般___________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采用该方法。与使用游离酶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究纤维素酶固定化后的热稳定性变化。将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置于60℃水浴中,每20 min测定一次其活力。结果如图所示(酶活力:每毫升酶液1 min产生1 mg葡萄糖为一个单位U)。
据图分析,纤维素酶固定后热稳定性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根据游离酶的热稳定性的特点,推测适宜在___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最适温度”)条件下保存酶。
【答案】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包埋法 不适宜 酶不易失活,可以重复使用 提高(或升高) 游离酶活力下降速率大于固定化酶 低温
【解析】
在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中,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是将微生物包埋在凝胶的微小格子或微胶囊等有限空间内,微生物被包裹在该空间内不能离开,而底物和产物能自由地进出这个空间,常用的有凝胶包埋法。载体结合法,是依据带电的微生物细胞和载体之间的静电、表面张力和粘附力的作用,使微生物细胞固定在载体表面和内部形成生物膜。化学结合法是将酶通过化学键连接到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载体上,使用偶联剂通过酶表面的基团将酶交联起来,而形成相对分子量更大、不溶性的固定化酶的方法。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将酶液和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用注射器滴到一定浓度CaCl2溶液中,这种固定化酶使用的是包埋法。工业生产中,若要将小分子酶固定化,一般不适宜采用该方法。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酶不易失活,可以重复使用。
(3)据图分析,游离酶活力随着时间增加活性下降速率大于固定化酶,故纤维素酶固定后热稳定性提高。酶适合用低温保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分别参与不同的稳态调节过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B. ③过程说明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 尿量减少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D. 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的内环境变化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的是
A. 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 B. 有成熟的液泡
C. 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D. 细胞核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该细胞中此时不存在核膜
C.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分别为8、16
D.该细胞分裂结束时生成的两个子代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染色体组是AA和BB的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参与
B. c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AABB
C. 过程②一般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D. 过程④和⑤必需在光下才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7月德国科研者在受精卵形成后的第一次分裂过程发现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并非携手共进,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可知,受精作用发生在_________。
A.有丝分裂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减数第二次分裂 D.减数分裂完成后
(2)下列对图中受精卵第一次正常分裂时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描述及排序是__________。
①不同来源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②不同来源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在两个纺锤体的牵引下,染色体分离;④在两个纺锤体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离;⑤细胞分裂,不同来源的染色体分配在两个子细胞中;⑥细胞分裂,不同来源的染色体均分在两个子细胞中。
(3)图中的两种异常分裂现象表现为____________。(多选)
A.两个纺锤体牵引不同步 B.两个纺锤体方向不一致
C形成了两个纺锤体 D.着丝点不分裂
(4)图中异常子细胞和正常子细胞的核DNA的数目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5)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要进行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6)显微观察果蝇(2n=8)精巢,发现有15%的细胞是16条染色体,55%的细胞是8条染色体,30%的细胞是4条染色体。细胞中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出现可能与减数分裂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查询资料得知:18℃ 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下图1所示;资料还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因此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于是他们设置15℃、16℃、17℃、18℃四个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结果如下图2所示: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
(2)根据图1数据,设置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控制在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可以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表示。
(4)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能否确定“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这一假设成立?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过程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对此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a+-K+泵可催化ATP水解
B. Na+-K+泵在转运时会发生形状改变
C. 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D. 转运Na+、K+的过程不能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