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拟从牛胃中筛选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稀释和接种的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B.
A.酒精灯    B.显微镜    C.培养皿    D.无菌水
(2)为了培养上述菌株,选择的培养基配方是BCEFG.
A.葡萄糖    B.纤维素    C.氮源    D.纤维素酶    E.琼脂    F.无机盐    G.蒸馏水
(3)为确定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
(4)纯化微生物培养时,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如图为接种后微生物培养的效果图,那么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该操作时,滴加到培养基表明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5)在纯化菌种时,所用的培养基都需要在接种前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将104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4个平板上培养,每个平板均接种了0.1mL样品.平板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30、470、190,则样品中菌种的数量为2.1×107个/mL.

分析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 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
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解答 解:(1)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步骤需要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A错误;
B、样品稀释和接种步骤都不需要使用显微镜,B正确;
C、接种步骤中需要用培养皿,C错误;
D、稀释时需要用无菌水,D错误,
故选:B.
(2)分离获得产纤维素酶菌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其中必须添加琼脂.该培养基应该以纤维素(秸杆)作为唯一碳源,因此不需要加葡萄糖,另外还需要加入氮源、无菌水、无机盐、生长因子,故选:BCEFG.
(3)为确定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4)纯化微生物培养时,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即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图中A采用的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该操作时,滴加到培养基表明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原因是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图B采用的平板划线法.
(5)对培养基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将104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4个平板上培养,每个平板均接种了0.1mL样品.平板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30、470、190,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则样品中菌种的数量为$\frac{210+230+190}{3}$×$\frac{1}{0.1}$×104=2.1×107个/mL.
故答案为:
(1)B
(2)BCEFG
(3)发酵产纤维素酶
(4)稀释涂布平板法   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平板划线法
(5)高压蒸汽灭菌      2.1×107

点评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识记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种类及功能;识记计数微生物常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 )

A.升高 B.下降 C.无变化 D.产生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回答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该菌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在制作果醋、泡菜的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果醋的制作.苹果醋是受现代人所青睐的健康饮品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的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场所是游离的核糖体
B.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C.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生物细胞不一定含有核糖休
D.枯草芽孢杆菌分泌蛋白质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据报道某实验室在海泥中分离纯化得到多株海洋嗜盐细菌,经筛选发现其中某种嗜盐菌能产生胡萝卜素.某微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和分析,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该小组用接种海泥的某种固体培养基获得海洋嗜盐细菌,所用的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的成分中无机盐的含量应该比通用培养基高.
(2)在海泥中获得产生胡萝卜素的嗜盐菌后,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纯化得到的菌株需要长期保存,可采用甘油管藏方法.
(3)为了探究该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小组决定分组培养并用间接计数法对细菌进行计数.间接计数法菌液的接种量是0.2ml.最终选取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大于300个菌落的平板不参与计数的原因是多于300,菌落重叠的概率大,将产生较大误差.
(4)提取和鉴定上述分离纯化所得的细菌发酵产生的物质应选用萃取(蒸馏、萃取)法,原因是胡萝卜素不易挥发,易溶于有机容剂(答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鼓励他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细胞自噬,即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双层膜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病变物质或结构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
B.受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噬过程是有利的
C.细胞自噬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与基因工程有关的问题
(1)基因工程的第一步是获取目的基因,获取的方法包括从某种生物体细胞中分离和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如果要想获取人的胰岛素基因,只能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具体的做法是从人体胰岛B细胞中获取胰岛素mRNA,再通过逆转录过程即可获得目的基因.
(2)基因工程的第二步是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重组,重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常用的运载体是细菌质粒(如图1所示),质粒中ori为质粒复制所必需的DNA序列,启动子是使转录开始的一段DNA序列,终止子是提供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青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以便于筛选.质粒上还有多种限制酶的切点,若目的基因上也有上述质粒中相应限制酶的切点,为避免目的基因自身的环化并能与图中质粒准确重组,可选用的限制酶是B
A.NdeI和XbaI         B.NdeI和BamHI       C.XbaI                D.PstI               E.BamHI

(3)基因工程的第三步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例如,转基因动物常用的受体细胞为受精卵.
(4)基因工程的第四步是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①如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则该大肠杆菌中不应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请阐述其原因?若含有则会干扰筛选.
②培养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时,需配帛培养基.该培养基除含有大肠杆菌必需的葡萄糖、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的物质有B.D(多选)
A.细胞分裂素  B.琼脂  C.噬菌体  D.青霉素
③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先调节PH后灭菌;
一般对配置的培养液采用高压灭菌法灭菌.
④微生物接种培养时,可采用两种方法.如图2为接种后微生物培养的效果图.那么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涂布法,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划线法.
(5)与大肠杆菌相比,嗜热菌具有的特点是AC.(多选)
A.对青霉素不敏感          B.对真核生物的亲缘关系更远
C.细胞的DNA中,碱基G和C含量较高,较稳定  D.没有菌毛和质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面是关于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菠菜的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B.质壁分离发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液泡逐渐缩小且颜色变深
C.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D.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以观察到许多橘黄色小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1中一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mg/(m2•h)].请回答:

(1)图1的B点时,甲种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在B点时甲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强度>(填<、=或>)呼吸作用强度.
(2)将图2中的植物放在a点所对应的温度条件下(其他条件与图2的相同),一段时间后,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增加(填“增加”、“不变”、“减少”或“无法判断”).
(3)图2中植物为图1中的甲种植物(填“甲种植物”或“乙种植物”);
(4)据图分析,光照强度达到C点时,限制甲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温度.
(5)由于洪涝乙种植物的根长时间处于水淹条件下,该旱生植物根部细胞葡萄糖中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除可以转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外,还可以转换成热能.、酒精中的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