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错误的是(  )
A.可用洋葱或大蒜作为实验材料B.卡诺氏液用以固定细胞形态
C.15%盐酸作用是解离细胞D.用斐林试剂对染色体染色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解答 解:A、洋葱或大蒜根据═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故可用洋葱或大蒜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
B、卡诺氏液用以固定细胞形态,B正确;
C、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1:1混合后进行解离细胞,C正确;
D、斐林试剂是检测还原性糖的,应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染色,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具有催化作用,组成酶的单体都通过一定数量的肽键相连
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组成RNA的元素是C、H、O、N、P
C.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体内脂肪氧化分解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联系,断裂其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谷胱甘肽(GSH)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下表为GSH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及控制合成GSH的DNA突变后所对应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则下列有关突变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密码子及氨基酸序列
GSH
序列
GAA
谷氨酸
UGU
半胱氨酸
GGC
甘氨酸
UAA
终止
GCAUUGACC
突变后
的序列
GAA
谷氨酸
UGG
色氨酸
GCU
丙氨酸
AAG
赖氨酸
CAU
组氨酸
UGA
终止
CCG
A.增添B.缺失C.改变D.易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B.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间隙期和一个分裂期
C.M期的某些细胞可用于染色体组型的确定
D.若在细胞分裂间期加入秋水仙素,则着丝粒不能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因脑溢血中风导致的植物人,心跳、呼吸正常,但失去了知觉,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病人受损部位在(  )
A.大脑皮层B.脑干C.脊髓D.小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选择颜色比较深的区域观察
B.可以观察到DNA呈现绿色,RNA呈现红色
C.实验材料可以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
D.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要混合后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下第二次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标记了果蝇精原细胞DNA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如下图A→D和D→H的两个细胞分裂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细胞中一定有2条Y染色体

B.EF段细胞中可能有2条Y染色体

C.EF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

D.FG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不属于细胞产物的是(  )
A.抗体B.胰岛素C.木纤维D.肠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