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 |
B.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时,钾离子从上往下流 |
C.假设这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 |
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会与水面接触 |
B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看出a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b是横跨(贯穿)细胞膜蛋白质,即可能是载体蛋白,c是磷脂分子的亲水端,d是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e是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糖蛋白,由此可以确定上侧是细胞外。静息状态是指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膜外侧带有正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的负电荷,整个神经元细胞不显示电性。由于钾离子和钠离子的在膜两侧的数量不一样导致的,离子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图中b),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静息电位时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当当神经元细胞受到刺激时,通道打开,钠离子快速内流,钾离子快速外流,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即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时,钾离子从下往上流B错误;突触前膜是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的,即从膜内倒膜外,膜外是和突触间隙接触的,图中的膜外是上部,C正确;磷脂分子的亲水端易与水结合,D正确;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玉米叶肉细胞中DNA的载体是( )
A.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 B.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 |
C.染色体、中心体、核糖体 |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面是关于生物体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
B.越冬植物的细胞内的自由水含量一般较高 |
C.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的自由水含量较高 |
D.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水量比幼嫩细胞要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高等动物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
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 |
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 |
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以及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其反兴奋剂的力度一届超过一届,检测手段也更为先进。但高科技的力量却为许多服用者推波助澜,有些不容易检测出来的基因工程产品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就可能诱惑一些运动员服用或使用。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拮抗作用 |
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
D.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唯一降低血糖的一种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B.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
B.水在细胞中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代谢旺盛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多 |
C.植物的成熟叶比幼嫩叶面积大,因此水的百分含量也高一些 |
D.干旱地区植物肥厚的肉质茎或发达的根系都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特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它导致了自然界没有的定向变异的产生 |
B.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便于外源基因的导入,从而获得特定性状的新植株 |
C.通过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添加血清、以滋养细胞支持生长、添加胰岛素调节血糖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细胞克隆的形成率 |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常取同种鱼(雄鱼还是雌鱼)的垂体研碎注射到鱼体内,使之能正常排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分泌的( )
A.促甲状腺激素 | B.性激素 | C.生长激素 | D.促性腺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