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可以在外壳中找到35S | B. | 可以在DNA中找到32P | ||
C. | 可以在外壳中找到32P | D. | 可以在DNA中找到32P、35S |
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保留在外面.DNA进入大肠杆菌后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噬菌体中有少数个体含有母链,即含有放射性32P,但所有个体均含有31P.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来自大肠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均不含有35S.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放射性同位素为背景,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DNA半保留复制,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0〜4 时不能产生ATP和[H] | |
B. | 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10〜16时不能进行光反应 | |
C. | 正常条件下,12时CO2吸收速率最快,植株干重最大 | |
D. | 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可通过夜间吸收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 |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
C. | DNA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 D. | DNA可以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2株 | B. | 48株 | C. | 96株 | D. | 192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④⑤ | B. | ②③④ | C. | ②③⑤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8}$ | B. | $\frac{1}{16}$ | C. | $\frac{1}{32}$ | D. | $\frac{1}{6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糖体活动增强 | B. |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 ||
C. | 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 D. | 高尔基体数目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 进入 ,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