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C.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系谱丙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型XDXd
D.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型XDXd

分析 1、遗传病类型的推断方法:
(1)首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①“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病.即双亲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则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②“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病.即双亲都表现患病,其子代有表现正常者,则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2)其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①在已确定隐性遗传病的系谱中:
a.父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必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在已确定显性遗传病的系谱中:
a.父亲患病,女儿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必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分析系谱图:甲图中5号和6号均患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8号),说明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乙图不能判断乙的遗传方式,但具有“男病母女病”的特点,最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丙图中3号和4号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6号),说明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丁图中5号和6号都正常,但他们有患病的儿子,说明丁为隐性遗传病,其该病的男患者多于女患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AB、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最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丁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正确;
CD、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系谱甲一2的基因型为Aa,5基因型为aa;乙最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则系谱乙一2的基因型为XBXb,9基因型XBXb;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系谱丙一6基因型为cc,8的基因型为Cc;丁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系谱丁一6基因型XDXd,9的基因型为XDXD或XDXd,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的几种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判断各种病的遗传方式或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其次再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正确,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拜尔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这个实验证明(  )
A.尖端能产生某种“影响”B.合成“影响”不需要光照
C.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D.“影响”不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控制人血红蛋白的基因分别位于11号和16号染色体上,胎儿期和成年期基因的表达情况如图1所示(注:希腊字母右下标数字表示肽链的条数).

(1)人在不同发育时期血红蛋白的组成不同,这是红细胞不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图中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那么成年人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键数是570.
(2)图中11号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改变,导致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之一为GAA,缬氨酸的密码子之一为GUA.由此推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基因中,相对应片段的碱基组成是
(3)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来确诊镰刀型贫血症的患者(单选)A.
A.显微镜下检测染色体的形态         B.显微镜下检测红细胞的形态
C.检测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D.进行基因测序
(4)图2是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系谱图.由此判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隐性遗传病.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frac{1}{8}$.
(5)一位研究者检验了东非某人群中290个儿童的血样.在这个人群中疟疾和镰刀型贫血症都流行,调查结果见表:
基因型患疟疾不患疟疾总数
Bb、bb123143
BB113134247
总  数125165290
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分析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在非洲疟疾流行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疟疾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杂合子有了更多的生存机会.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b的基因频率比疟疾非流行地区高.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预测,如果该地区疟疾流行趋势受到遏制,疟疾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b的基因频率将会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且研究表明6号个体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据图回答:

(1)写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至少写出两点).
(2)8号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3)如果8号和10号婚配,子女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frac{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回答下列问题:

(1)Ⅲ-10所患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4与Ⅱ-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1}{3}$.
(2)若Ⅱ-3和Ⅱ-4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frac{9}{16}$.
(3)Ⅲ-11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Ⅲ-9的色盲基因来自Ⅰ-1的概率是1.若Ⅲ-11与Ⅲ-9结婚生一个孩子,其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frac{1}{18}$.
(4)若只考虑以上两对等位基因,在该系谱图中女性个体一定为纯合子的有0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cm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做如图示处理(丙、丁不转动);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原因是单侧光使玉米苗内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使此侧组织生长较快,从而表现为向光弯曲.
(2)由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原因是在
重力影响下,远地侧的组织内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而另一侧生长快.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证明重力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的影响比光照更大.
(4)上述实验能否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不能,如果不能,请举出一例顶端优势.
(5)如果实验开始后,使丙、丁两个装置在原有位置沿易拉罐中心纵轴匀速转动(如图所示),则幼苗生长方向将是:丙向小孔方向生长,丁水平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碱基排列顺序肯定不是密码子的是(  )
A.UUUB.GACC.GGGD.AT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四组实验能证明酶具催化作用的是(  )
 
A.①与④B.③与④C.②与④D.①与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语言”图甲表示某些信息分子参与的调节过程,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B是由
垂体分泌的,而甲状腺激素又会抑制信息分子B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反馈调节.
(2)图甲所示,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信息分子C呈递给B淋巴细胞,导致其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它分泌的免疫物质在合成分泌过程中所经过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3)如甲图,当人在紧张恐惧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A是来自与之相连的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在完成该调节的反射弧中,肾上腺及其支配它的传出神经末梢相当于图乙中的E(填字母)结构.
(4)图乙反射弧中,刺激①处,当兴奋经过③处时,③处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先由正变负,再由负变正.刺激③处,在①处测不到电位变化,这与图中突触结构有关.
(5)由上可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