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抗虫棉的培育过程,有关该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抗虫棉的抗虫性状不一定能稳定遗传
B. 抗虫基因的插入不会改变受体细胞的染色体结构
C. 受体细胞除去细胞壁更利于基因的导入
D. 通过Ti质粒上的抗性基因筛选试管苗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广西桂林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市东校区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当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要诱导产生出细胞壁,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高尔基体 B.线粒体、高尔基体
C.叶绿体、线粒体 D.线粒体、内质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 猫叫综合征和先天愚型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
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 大肠杆菌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但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为植株繁殖的四种人工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获得单倍体,接着在③过程中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2)如果想要获得脱毒苗,应该选用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_进行组织培养。
(3)在C过程中,若要获得突变体,可以将___________诱变处理,因为该组织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
(4)若要制备植物的“人工种子”,则应该用特制的人工薄膜包装图中的_____________结构得到。
(5)若利用D过程的技术获得“白菜﹣甘蓝”,则②过程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__;经该试剂处理后,再培养让各原生质体长出新的细胞壁,此时存在的细胞共有_______种(若融合的细胞只考虑两两融合)。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的__________(细胞器)有密切关系。通过该过程获得杂种植株的技术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
A.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B.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 由三倍体种子发育成无籽西瓜,与中心体有密切的关系
C.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D. 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瓜瓤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是( )
A. 干扰tRNA和mRNA的结合 B. 阻断rRNA装配成核糖体
C. 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 D. 影响tRNA对氨基酸的转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2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种群内个体特征统计值的是
A. 出生率 B. 年龄结构 C. 性比率 D. 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