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2性状分离比为4:2:1:6:3,为9:3:3:1的变式,说明此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两对基因应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推知F1灰色斑点的基因型应该为AaBb,据此答题.
解答 解:解:(1)①由题可知鸟类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故雌鸟的基因型只有两种即ZAW或ZaW,故雌鸟的颜色也只有灰色和白色2种.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由于该该鸟(2N=76),故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形成38个四分体.
②雄鸟的基因型为ZAZA、ZAZa、ZaZa,ZZ分别为黑色、灰色、白色.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则为ZAW(雌灰)与ZAZa(雄灰),或ZaW(雌白)与ZaZa(雄白),而后一种杂交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故符合条件的杂交只有ZAW(雌灰)与ZAZa(雄灰),后代为ZAW(雌灰)、ZaW(雌白)、ZAZA(雄黑)、ZAZa(雄灰).因此,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1:2:1.
(2)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不在性染色体上的控制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B/b.
①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2性状分离比为4:2:1:6:3,为9:3:3:1的变式,说明此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两对基因应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推知F1灰色斑点的基因型应该为AaBb;又从F2性状分离比可知斑点:纯色=9:7,故B/b控制色素分布形成斑点的基因为B,基因型为BB或Bb.
②综合分析可得出纯白(aa__)、纯灰(Aabb)、纯黑(AAbb)、灰色斑点(AaB_)、黑色斑点(AAB_).故F2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性状是纯白(aaBB、aaBb、aabb),让F2中的纯灰色雄鸟与灰色斑点雌鸟杂交,为两种情况:Aabb×AaBb或者Aabb×AaBB.不论哪一种情况,子代新出现的羽毛性状都占$\frac{1}{2}$..
③由上题可知所有斑点羽毛均同时含有A、B基因,故当斑点羽毛的鸟在自然环境中比纯色羽毛的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时,A、B基因的频率均会变小.
故答案为:
(1)①2 38
②ZAW和ZAZa 1:2:1
(2)①不在 BB或Bb
②纯白 $\frac{1}{2}$
③变小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石河子一中高二上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石河子校级月考)科学家应用生物技术培育出了一种抗虫棉,它能产生毒素,杀死害虫,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科学家还研究了害虫的遗传基础,发现不抗毒素为显性.如果用抗毒素害虫与不抗毒素害虫杂交,则子代的基因型可能是 (用B和b表示).( )
A.BB、Bb B.Bb、bb
C.BB、Bb、bb D.BB、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酚红的培养基 | B. | 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 | ||
C. | 加入伊红-美蓝的培养基 | D. | 加入纤维素粉的培养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控制这一形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存活的果蝇基因型共有3中,致死的基因型有2种 | |
B. | 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可判断致死基因是N,F1待雄蝇基因型只有2种 | |
C. | 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可判断致死基因是n,F1代雌蝇基因型有2种 | |
D. | 若致死基因为N,让F1代果蝇随即交配,理论上F2代存活的个体构成的种群中雌蝇占$\frac{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⑤ | B. | ②③⑤ | C. | ①③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做材料而不能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替代 | |
B. | 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 |
C. | 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活动能力较弱,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 |
D. |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