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图中7号个体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
A.1B.$\frac{1}{2}$C.$\frac{1}{3}$D.0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此可以先确定男孩Ⅲ8和他的祖父Ⅰ4的基因型均为XbY;然后根据Ⅲ8判断其母亲Ⅱ6的基因型,再判断亲子代的基因型.

解答 解:由于Ⅰ4患红绿色盲,所以Ⅱ6的基因型为XBXb.又Ⅱ5正常,所以Ⅱ7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frac{1}{2}$.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和分离定律应用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意在考查考生分析系谱图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解题时,考生首先明确红绿色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然后根据男孩Ⅲ8的基因型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利用分离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研究小组对某池塘的食性及整个生长季节流经个部分的能量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一和表二.回答以下问题:
(1)请依据表一完善如图的食物网.
泥鳅与水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表一
泥鳅水蚤
小球藻
乌鱼消化道中的食物残屑+--
河蚌消化道中的食物残屑--+
泥鳅消化道中的食物残屑-++
水蚤消化道中的食物残屑--+
(注:“+”表示有,“-”表示无)
表二 (能量单位:KJ)
太阳能光合
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水蚤乌鱼
10101%10%1068×105
(2)该池塘生态系统中,小球藻同化的总能量为108kJ,计算河蚌从池塘中获取的能量为
1.1×106kJ.
(3)能量传递效率的表达公式可书写为,从能量传递效率的值可以得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特点,生态系统除了具有能量流动的功能外,还具有的主要功能有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对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下三条曲线,图甲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图乙表示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图丙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植物严重缺水还会使叶绿体变形,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据此推测最可能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被破坏,光合能力不能恢复.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①ADP+Pi+能量$\stackrel{酶}{→}$ATP②2H2O→4[H]+O2
(2)由图甲看,当植物生长在缺镁元素的土壤中时B点向右侧移动.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无光或黑暗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环境温度大于40℃时,植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当环境温度为5℃、40℃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B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25℃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ATP酶和抗利尿激素可在人体同一细胞中合成
B.蛔虫、变形虫、草履虫都是消费者,它们的细胞呼吸方式均为有氧呼吸
C.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溶酶体内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为研究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h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颗粒物浓度/μg•mL-1Na+-K+-ATP酶活性/U•mg pro-1细胞活力(相对值)
1035.81
25030.60.98
310020.50.87
420012.40.48
(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总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SDH总活性由该组细胞数及每个细胞SDH酶活性共同决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尾气中吸入的颗粒物可能抑制了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
B.该实验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计的细胞数均为活T淋巴细胞,计数表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T淋巴细胞数减少
C.该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致细胞数减少
D.长期汽车尾气暴露的人群,T淋巴细胞执行的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的能力下降,癌症发病风险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乙图是甲图a点对应的光照条件下的有关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由甲图可知,A植物与B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有差异,主要是A植株适宜在较强光照的环境中生存,B植株适宜在较弱光照下生存,这由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决定.据此可将它们共同种植,构建群落的垂直结构,达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
(2)若其他条件不变,则饱和CO2浓度下,甲图中a点向上移动.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温度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速率因而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科学兴趣小组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突变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分别为1、0
B.若突变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为0、1
C.若突变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分别为1、1
D.若突变基因仅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可能为$\frac{1}{2}$、$\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如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逆转录,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启动子和终止子是重新构建的,其应该能被受体细胞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所识别,以便于其转录.
(2)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之前,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方法分别是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和用专一抗体检测.
(3)以实验操作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有转基因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至少写三个).
(4)在给小鼠皮下注射A蛋白时,要重复注射几次的目的是通过二次免疫,增加小鼠体内的效应B细胞数.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最新研究显示,由于南极半岛拉森冰架的崩塌,以海水中微小生物为食物的玻璃海绵的种群数量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但是,这种海绵可能不会永远在这一深层海域中称霸,因为其他物种可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不过玻璃海绵戏剧性地增长暗示,海底生态环境的变迁比之前预想的要快得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玻璃海绵获得的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入其体内的,玻璃海绵体内的碳还能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中
B.玻璃海绵种群数量呈现爆发性增长,推测在一定时间内,其数量增长曲线呈“J”型
C.推测能影响玻璃海绵霸主地位的其他生物与它的关系可能是捕食、竞争或寄生等
D.玻璃海绵在南极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一段时间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