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多不饱和脂肪酸需要从膳食中摄取,而不能被人体直接合成.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手段将w-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整合到肉牛基因组,以期提高肉牛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促进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w-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导入到肉牛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在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的条件除扩增缓冲液、模板DNA、4种原料和能量外,还需要引物和Taq酶.
(2)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主要包括复制原点、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功能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脂肪组织体积增大是前脂肪细胞分裂和分化和脂肪细胞的生长结果.
(4)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过滤脂肪组织血管基质,并经胰蛋白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成熟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下降.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1)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在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的条件主要有扩增缓冲液、模板DNA、4种原料、特定引物和Taq酶(或热稳定DNA聚合酶).
(2)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主要包括复制原点、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功能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脂肪组织体积增大是前脂肪细胞分裂和分化和脂肪细胞的生长结果.
(4)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过滤脂肪组织血管基质,并经胰蛋白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成熟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下降.
故答案为:
(1)显微注射法         引物和Taq酶
(2)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分裂和分化      生长
(4)胰蛋白酶         无菌       下降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操作步骤等知识,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后,其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  )
氧浓度(%)abcde
CO2产生量(mol/min)1.21.01.31.63.0
O2消耗量(mol/min)00.60.71.23.0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
B.氧浓度为b时,葡萄糖的消耗量为0.3mol/min,较适宜苹果的储藏
C.氧浓度为c时,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6mol/min
D.氧浓度为d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有$\frac{1}{4}$来自酒精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自然演替,也可以相同
B.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
C.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减弱
D.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现用某野生植物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测交类型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
父本母本AaBbAabbaaBbaabb
F11222
F11111
A.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B.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已知有机物X具有毒性,会诱发染色体断裂.欲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有解毒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与用具: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有机物X溶液,肝脏小块,肝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破片,培养皿,滴管,吉木萨然液(使染色体着色)等.(要求与说明:实验分四组,染色及装片的具体制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且现象明显.)
(1)实验思路(其中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添加)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等量的淋巴细胞及植物凝集素,随即均分4等份,备用;
②实验分组:
肝细胞培养液++++
有机物X溶液++
肝脏小块++
③培养一段时间,取各培养皿中等量的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各组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与数目,并对比分析.
(2)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①如果染色体断裂(异常)的细胞数量丁组>甲组=乙组=丙组,则说明肝脏小块对物质X具有解毒作用
②如果染色体断裂(异常)的细胞数量丁组>甲组=乙组=丙组,则说明肝脏小块对物质X不具有解毒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反应既能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溶胶中进行,又能在其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B.[H]+O2→H2OC.丙酮酸→酒精+CO2D.ADP+Pi+能量→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frac{1}{2}$
D.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在“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中,配制好的尿素固体培养基加上封口膜后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灭菌,冷却后加入用G6玻璃纱漏斗过滤的尿素溶液.玻璃纱漏斗角后需用适宜浓度的HCl浸泡,再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后保存.
(2)在“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实验中,可以用D(A.50%乙醇  B.70%乙醇   C.90%乙醇  D.95%乙醇)鉴别果胶.果胶酶可以从黑曲霉或苹果青霉中提取,配制这些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需要将pH调至中性偏酸.
(3)在“用果汁制作果酒”实验中,为了增加果酒的含糖量,可以在发酵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它不能反映的是(  )
A.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基因重组
C.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D.发生了染色体的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