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艾滋病在吸食毒品的人群中高发,为探究冰毒(一种毒品)对HIV的影响,科研人员将X溶剂配置的三种不同浓度的冰毒分别加入到T细胞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加入HIV,实验结果如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设置对照组,具体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2)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冰毒相似,可用于冰毒成瘾的临床治疗。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纳洛酮对HIV增殖的影响,将不同试剂分别加入到被HIV感染的T细胞培养液中,定期检测HIV的含量(10-3g/mL),结果如下表。
组别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冰毒组 | 5. 59 | 31. 73 | 81. 77 | 243.0 |
冰毒和纳洛酮组 | 1.96 | 8. 11 | 15.36 | 41.23 |
纳洛酮组 | 1.94 | 8. 10 | 15.81 | 42. 30 |
对照组 | 1. 93 | 8. 13 | 15.79 | 41.81 |
①实验中使用的冰毒浓度应为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表明,纳洛酮_________ (填促进/抑制/不影响/)HIV的增殖,能_______(填加强/阻滞)冰毒对HIV增殖的影响。
【答案】对照组将等量的不含冰毒的溶剂加入到T细胞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中加入HIV
不影响 阻滞
【解析】
本题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冰毒和感染HIV的时间,因变量是实验组HIV的数量比对照组增加的倍数。随着感染天数的增加,各实验组HIV的数量比对照组增加的倍数均有所增加。
(1)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冰毒,由于病毒是用X溶剂配置的,故对照组应该将等量的不含冰毒的X溶剂加入到T细胞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中加入HIV,以排除X溶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①根据冰毒组相应天数HIV的数量与对照组HIV数量的关系可知,该实验中使用的冰毒浓度应为10-10mol/L。
②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纳洛酮组合对照组的HIV含量几乎一致,说明纳洛酮不影响HIV的增殖,另外冰毒组和冰毒和纳洛酮组对照可知,加入纳洛酮会抑制冰毒对HIV增殖的促进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皮肤、黏膜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核酸
C. 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B细胞 D. 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乳糖酶是一种生物酶制剂,主要用来治疗乳糖不耐受症。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工优化的米曲霉乳糖酶基因(lacA)导入乳酸克鲁维酵母细胞,获得了高效表达乳糖酶的重组菌株。下图1为载体PKLACl的限制酶切图谱(总长度为9091bp,bp表示碱基对;XhoⅠ、BglⅡ、SacⅡ表示限制酶,数字代表碱基的编号),amdS基因编码的乙酰胺酶能够将乙酰胺降解成氨,只有转化成功的乳酸克鲁维酵母才能在乙酰胺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图2为含有lacA的DNA片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米曲霉合成并分泌至胞外的乳糖酶能将乳糖分解为________。
(2)优化后的米曲霉乳糖酶基因片段lacA中G-C碱基含量由原来的51.4%降低到39.2%,使乳酸克鲁维酵母偏爱的密码子出现的频率大幅度增加,从而在不改变乳糖酶________序列的前提下,提高了重组菌株该基因表达中________(填具体步骤)的效率。
(3)将优化的米曲霉乳糖酶基因片段lacA与pKLACl分别使用用XhoⅠ、BelⅡ双酶切,然后用________连接,得到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KLAC1—lacA,长度为12040bp)。若目的基因置换了pKLACl中一段长33bp的片段,则目的基因的长度为________bp.
(4)用小剂量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重组质粒,对所提取的重组质粒用SacⅡ单酶切后纯化,纯化产物用1%琼脂凝胶进行电泳检测。若结果如图3中的第________(填序号)泳道所示,则说明优化后的目的基因片段lacA成功构建在质粒pKLACl中。
(5)将重组质粒pKLACl-lacA用SacⅡ单酶切使其线性化,纯化后与感受态乳酸克鲁维酵母细胞混合、转化。用________适当稀释细胞液,均匀地涂布于________平板上进行培养,富集并筛选重组菌株。将筛选出的重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120h,检测________,最终获得高效表达乳糖酶的重组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消化与吸收过程示意图。①~⑤表示消化液,其中⑤是小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化合物的消化作用,a~c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液①能将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名称是_________。
(2)消化液④为_______,在虚线框内按图中方式,用直线和箭头表示该消化液所作用的物质___。
(3)图中X代表的器官是______。消化终产物a为________,它被吸收进入X器官绒毛的______________。
(4)消化终产物c被吸收进入毛细淋巴管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茶树叶片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Ⅰ、Ⅱ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a、b表示相关物质,据图回答。
【1】图 16 中阶段Ⅱ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外界光照强度主要通过影响阶段______ (Ⅰ/Ⅱ)影响光合速率,在阶段Ⅱ,C3的碳元素来自于_________。
【2】光合色素直接影响植物对光能利用,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有 。
A.无差别捕获光能B.传递光能C.转化光能D.促进CO2的吸收
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茶树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茶树的56%。左图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右图A、B表示某光强下该突变体与普通茶树的气孔导度(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
【3】据左图比较突变体与普通茶树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右图分析,______(普通/突变体)茶树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个耳聋遗传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d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Ⅱ1的基因型为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Ⅱ3的基因型为_____.
(2)理论上计算,Ⅱ2与Ⅱ3的子女中耳聋患者的概率应为_____.
(3)假定Ⅲ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Ⅲ2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技术的重要应用;后者的优点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______成为可能。
(2)B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骨髓中的_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发育而来。
(3)图示中的细胞融合过程除了可以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______处理。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技术经过两次筛选过程,第一次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M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制备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去):
已知:①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峰;
②(NH2容易被氧化);
③已知(CH3CO)2O的结构为:
④RCH2CO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不可能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加成反应 b.氧化反应 c.取代反应 d.消去反应
(5)请写出任意两种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与NaHCO3反应 ③含有-NH2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形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率因为B,隐形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____性遗传。
(2)据查3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____性遗传。
(3)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2号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4)10号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
(5)3号和4号婚配,所生后代既患甲种病又患乙种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
(6)若8号和11号婚配,出生只患甲种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