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
B.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
C.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试剂在两个实验中作用相同( )
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的脂肪”中的作用 |
B.硫酸铜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
C.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 |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由活细胞产生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
B.都是信息分子 |
C.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
D.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环境容纳量由K1变为K2。下列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 | B.该种群生物的营养级降低 |
C.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 D.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 | 群落类型 | 植物种类数/种 |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
1 | 草丛 | 34 | 0 | 0 |
2 | 针叶林 | 52 | 12 | 1 |
3 | 针、阔叶混交林 | 67 | 24 | 17 |
4 | 常绿阔叶林 | 106 | 31 | 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S型曲线增长 |
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是降低人口出生率 |
C.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之一 |
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110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正常人群中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的频率是10-2,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Ⅳ-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B.Ⅱ-2的基因型AaXBXb,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
C.Ⅲ-3和Ⅲ-4再生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24×10-2 |
D.Ⅳ-2中的两条X染色体可能来自Ⅲ-3也可能来自Ⅲ-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常用的几种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DNA连接酶可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黏性末端黏合,形成重组DNA |
B.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打开碱基对间的氢键,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
C.纤维素酶、果胶酶可分解植物细胞壁,能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
D.胰蛋白酶能使动物组织分散形成单个细胞,能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与花药培养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前者接种后每日光照12 h,后者幼小植株形成后才需光照 |
B.两者的培养基中都含植物激素,但种类及用量不同 |
C.前者需将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后者不需转移便可再分化为植株 |
D.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