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MⅠ和MⅡ
B.精细胞形成精子需变形,线粒体变成精子的尾
C.不同精子形态相似且大小和动物体型大小无关
D.从胎儿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

分析 精子的发生:
(1)场所:睾丸
(2)时间:雄性动物从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
(3)过程:
【注】①变形:细胞核→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高尔基体→头部的顶体;中心体→精子的尾;线粒体→线粒体鞘(尾的基部);细胞内其他物质→原生质滴(最后脱落)       
②不同种动物精子的形态相似,大小略有有不同,与动物的体形大小无关.

解答 解:A、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精原细胞经过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
B、精细胞形成精子需变形,中心体变成精子的尾,B错误;
C、不同精子形态相似且大小和动物体型大小无关,C正确;
D、从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物精子的发生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精子形成的时间、变形的过程,掌握三个阶段发生的具体内容,明确不同精子形态相似且大小和动物体型大小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DNA复制完成后,其子代DNA分子每条子链的碱基序列(  )
A.与亲代DNA核酸母链相同B.与亲代DNA非模板母链相同
C.与子代DNA另一条链相同D.与上述分子链均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B.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C.诱导生根的培养基配方比诱导生芽的培养基配方中的IAA比例高
D.花药培养时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是先分化出芽再分化出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表明,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的类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控制性状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
B.新增加了控制与亲本不同性状的基因
C.控制某些相对性状的基因发生了重组
D.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玉米是进行遗传学实验的良好材料,其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
(2)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需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套袋及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等操作.若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异常.
(3)若(2)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宽叶:窄叶=2:3,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frac{3}{5}$.
(4)为了探究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现设计一个简便的杂交实验:
实验步骤:让植株A进行自交产生F1,观察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若Fl中宽叶:窄叶=1:1(或出现窄叶),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若Fl中宽叶:窄叶=1:0(或只有宽叶或未出现窄叶),则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埃博拉病毒(EBV)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与mRNA 互补),有18959个碱基.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其增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家用富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的培养基培养病毒
B.一个病毒RNA分子复制形成一个新的病毒RNA至少需要37918 个核苷酸
C.病毒侵入人体后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但对细胞免疫影响较小
D.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装配后,以出芽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造成这种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D.环境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水生到陆生,所以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
B.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环境的多样性
C.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新物种不断产生,原有物种也不灭绝,从而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一定伴随新物种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C.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染色

D.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